10Cr11Co3W3NiMoVNbNB(C1023 )耐热钢的化学成分及作用范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1 18:20 1

摘要:10Cr11Co3W3NiMoVNbNb(常称为 C1023 钢)是一种高性能马氏体热强钢,专为 600~650℃超临界火电设备设计,通过 “高 Cr+Co+W + 多元素复合强化” 实现了高温强度、韧性和抗氧化性的协同提升,是先进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叶片等核心

10Cr11Co3W3NiMoVNbNb(常称为 C1023 钢)是一种高性能马氏体热强钢,专为 600~650℃超临界火电设备设计,通过 “高 Cr+Co+W + 多元素复合强化” 实现了高温强度、韧性和抗氧化性的协同提升,是先进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叶片等核心部件的关键材料。

一、核心化学成分及作用(典型范围)

元素质量分数(典型值)主要作用C(碳)0.08%~0.12%低碳设计保证韧性,与强碳化物元素形成 MC、M₂C 等强化相,平衡强度与工艺性。Cr(铬)10.5%~11.5%形成 Cr₂O₃氧化膜,保障 600~650℃抗氧化性;稳定马氏体组织,提升耐蒸汽腐蚀能力。Co(钴)2.5%~3.5%核心强化元素,提高基体高温强度和蠕变抗力;抑制铁素体形成,增强组织稳定性。W(钨)2.5%~3.5%形成 W₂C 等碳化物,显著提升高温强度和回火稳定性;与 Mo 协同抑制晶界滑移。Ni(镍)0.5%~1.0%改善低温韧性,抑制脆性相析出,辅助提高淬透性。Mo(钼)0.5%~1.0%与 W 协同增强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降低回火脆性,改善韧性。V(钒)0.15%~0.30%形成细小 VC 碳化物,细化晶粒,强化基体,提高高温硬度。Nb(铌)0.05%~0.15%形成稳定 NbC,阻止 Cr₂₃C₆在晶界析出;细化晶粒,增强热稳定性。N(氮)0.03%~0.07%与 Nb、V 形成碳氮化物,强化晶界;提高高温持久强度。B(硼)0.002%~0.006%微量 B 显著强化晶界,提高高温蠕变断裂强度和塑性,抑制晶间裂纹。P/S≤0.015%/≤0.005%超低碳控制有害元素,避免高温脆性和晶间腐蚀,保证材料纯净度。

二、关键性能特点

1. 高温力学性能

高强度与蠕变性能:经调质处理(1020~1050℃油淬 + 620~650℃回火)后,600℃抗拉强度≥800MPa,650℃仍保持≥650MPa;600℃、300MPa 应力下,蠕变断裂时间超 10 万小时,持久强度是传统 12% Cr 钢的 1.5 倍以上。

强韧性匹配:室温抗拉强度 σb≈1100~1200MPa,屈服强度 σs≥950MPa,冲击韧性 αk≥80J/cm²;-40℃低温冲击仍≥60J/cm²,解决了传统热强钢 “高温强则低温脆” 的矛盾。

抗疲劳性能:旋转弯曲疲劳强度(10⁷次)≥550MPa,缺口敏感性低,适合汽轮机转子等承受交变载荷的部件。

2. 抗氧化与耐蚀性能

高温抗氧化性:11% Cr+Co 的协同作用使其在 650℃蒸汽环境中氧化速率≤0.05mm / 年,远低于传统钢种,可长期耐受超临界机组的高温高压蒸汽腐蚀。

耐蚀性:在高温蒸汽、工业烟气中耐蚀性优异,无晶间腐蚀倾向,适合恶劣工况下的长期使用。

3. 组织稳定性

高温长期使用(≤650℃)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 弥散碳化物(W₂C、VC、NbC),无脆性相(σ 相、Laves 相)析出,10 万小时强度保持率≥90%,组织稳定性居同类钢种前列。

4. 加工性能

热加工:锻造性能良好,加热温度 1150~1200℃,需严格控制变形速率和冷却速度,适合制造大型转子锻件(单重可达百吨级)。

机加工:调质后硬度 HRC 32~36,可进行精密车削、磨削,表面光洁度可达 Ra0.4μm,满足汽轮机转子的高精度要求。

焊接性:焊接需严格工艺控制,焊前预热(300~400℃),焊后立即高温回火(650℃);采用匹配成分的焊丝,焊缝强度与母材一致性≥90%,需 100% 无损检测。

三、典型应用领域

该钢种因 “600℃以上高温强韧性 + 卓越稳定性”,主要用于:

超临界火电设备:超临界 / 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转子、叶片、螺栓等,适应 600~650℃、25~35MPa 的极端工况。

先进燃气轮机:压气机转子、燃烧室部件等,承受高温燃气腐蚀和交变载荷。

核电设备:核反应堆主泵轴、压力容器法兰等,要求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关键部件。

四、与相似钢种的对比

钢种10Cr11Co3W3NiMoVNbNB1Cr12Ni2WMoVNb9Cr1MoVNb(T91)最高使用温度650℃600℃580℃600℃持久强度≥300MPa≥250MPa≥180MPa典型应用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常规汽轮机叶片电站锅炉管

五、使用注意事项

热处理精度:淬火温度需控制在 ±5℃,回火时间≥4 小时,确保碳化物均匀析出;避免在 680℃以上长期使用,以防强化相粗化。

焊接质量:必须采用低氢焊接工艺,焊后 24 小时内完成回火,否则易产生延迟裂纹;焊缝需进行 100% UT/MT 检测。

锻造控制:大型锻件需采用 “多火次锻造 + 等温锻” 工艺,确保心部无疏松、偏析,晶粒度控制在 5 级以上。

服役监测:在役部件需定期进行无损检测和性能评估,累计运行 10 万小时后建议进行金相组织复查。

综上,10Cr11Co3W3NiMoVNbNB 是目前超临界火电领域的顶级热强钢,通过 Co、W 和多元素协同强化,突破了传统钢种的高温性能瓶颈,为先进能源装备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来源:小何论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