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至今仍在拷问着每一位种地人:同样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何有人能够增收,有人却辛劳一年难以盈利?9月12日,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亭镇的一片玉米地里,一场以“良种赋能 丰收增效”为主题的“绿铠甲”硕玉218抗逆增收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洋 栗凤娇 付瑞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至今仍在拷问着每一位种地人:同样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何有人能够增收,有人却辛劳一年难以盈利?9月12日,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亭镇的一片玉米地里,一场以“良种赋能 丰收增效”为主题的“绿铠甲”硕玉218抗逆增收暨田间观摩会或许藏着答案。这场会议不仅展示了硕玉218玉米新品种的优势,还揭开了“种地挣钱”的核心逻辑。
田间书写“丰收答卷”
12上午,秋雨霏霏,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的100多名经销商和种植户冒雨走进示范田,见证硕玉218的优异表现,探秘如何在土地上种出“金元宝”。
“硕玉218抗倒性强、结实性好、耐高温能力强,株高穗位合理,是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的优质品种之一。”站在田间,河南四方坤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威拿着大喇叭喊话,“我们会加大推广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户知道这个好品种。同时,我们会给经销商、零售商提供完善的营销支持政策,帮助大家把品种推广好;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大家把地种好,最终达到‘农户增产、经销商增收’的目的。”
看着玉米成熟季节硕玉218依然青枝绿叶、秸秆挺拔,来自柘城县的种植户王春杰随手掰下一个玉米棒,激动地说:“你看这玉米籽,饱满得很,并且棒芯细,出籽率高,亩产1700斤左右不成问题。”
来自柘城县的经销商李帅奇幽默风趣,他把一个玉米掰成两半,现场编起了顺口溜:“轴子细、籽粒长,每个棒子多两行;棵子青、杆子硬,从种到收不生病;轴细、粒深、产量高,每亩多达三麻包;千人种,万人夸,亩产能打一千八……”
“硕玉218,谁种谁发家!”安徽阜阳经销商周振飞反馈更直接,“硕玉218是2024年通过农业部审定的好品种,穗位低,重心好,抗倒能力强。今年锈病那么严重,硕玉218一点儿事都没有,玉米棒个个饱满。”
淮阳经销商李亚军认为,硕玉218,株高2.3米,棒子20厘米,达到18行到20行,今年最低亩产能达到1600斤,这个品种确实不错。
扶沟县经销商林永升表示,硕玉218分支条数非常多,花粉量大,授粉比较好。不秃尖,籽粒比较大,抗病性比较好。现在玉米已经成熟了,还是青枝绿叶,这个霸王根也非常好,说明它抗倒性比较好。
柘城经销商李修报说:“硕玉218,玉米长得好,不得病,结实性好,一粒封顶。抗南方锈病、不倒伏,亩产都在1600斤以上。”
高级农艺师赵恒修从专业角度印证了这些说法:“第一,硕玉218比较高产,能帮助农民实实在在地增收。第二,抗性比较好,株高两米二三,穗位90厘米,重心低、抗倒伏能力强。第三个,根系发达,霸王根多,抗旱耐涝;花粉量大,授粉充分,籽粒深、行数多,千粒重比较高,具有高产优势。”
室内交流打开增收“宝库”
如果说田间观摩是“看结果”,那么室内会议就是“定方案”。在河南四方坤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专题片里,硕玉218的研发故事、推广成果一一展现;奏国歌环节,让在场的经销商和农户感受到了企业的责任感;而李威的政策解读,则给与会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室内研讨环节,李威以《一切为了农民的丰产增收》为题,围绕“种地挣钱吗?为什么有的农户种地挣钱,有的农户不挣钱”等话题,分析了黄淮海夏玉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讲解了“绿铠甲”硕玉218的优势,提出了“控制成本、提升产量、提升品质”的重要性。
“种地不挣钱,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这是黄淮海地区无数农户年年纠结的问题。有人抱怨化肥涨价、粮价低迷,有人发愁病虫害频发、自然灾害多,却很少有人静下心思考,是盲目跟风种“热门品种”,还是选择真正适配本地水土、抗逆性强的良种?是只顾低头施肥打药,还是兼顾成本控制与产量品质?
“硕玉218,丰收增产我当家!”在王春杰看来,以前种地“瞎忙活”,选的品种要么抗倒伏差,要么结实率低,一年忙下来,产量没上去,成本却不少。试种硕玉218之后,他才明白,选对一个良种,就是选对了增收的方向。
李威对此深有感触:“质量是企业的灵魂,而良种是农户增收的根基。”在他看来,很多农户种地不挣钱,根源在于“方向错了”,要么选的品种不适应当地气候,比如黄淮海地区夏季高温高湿,普通品种容易花粒、穗腐;要么品种抗逆性差,一场风雨就倒伏,一季病虫害就减产。而硕玉218的定位,正是瞄准黄淮海夏玉米生产的痛点:出苗齐、抗旱耐涝、高温不花粒、自然抗虫,还能抗穗腐病、抗青枯病,从根源上帮农户避开“减产陷阱”。
李威特别强调:“我们坚持严把种子质量关,确保每一粒硕玉218种子都能达标。只有农户种得放心、收得开心,我们的品牌才能立得住。”这番话,让在场的经销商纷纷点头。
科学管理助推“双向奔赴”
有了正确的方向,还需要有科学管理的方法。很多农户疑惑:“我也种了良种,为啥产量还是上不去?”答案很简单:良种必须配良法。就像好马需要配好鞍,好品种也需要好的种植管理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把好品种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要想增产增收,‘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非常重要。”问起有些农户种地为啥不挣钱,河南四方坤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豫南区域经理常奎告诉记者:“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这是农业生产的黄金法则。但是,有些农户要么盲目施肥,要么播种时机不对,要么农机和农艺脱节,好品种遇上粗放式管理,潜力就挖掘不出来。而那些挣钱的农户,往往是把‘良种’和‘良法’结合得比较好的人。他们会跟着农艺师学技术,会听经销商的管理建议,会根据品种特性调整种植方案,最终让‘好品种’变成‘好收成’。”
方向对了,方法对了,丰收自然水到渠成。李威表示:“土地是最诚实的,你对它用了心、选对了路,它就会给你回报。真诚希望农户在选对硕玉218的同时,因地适宜、因时制宜加强管理,让种地从‘辛苦活儿’变成‘挣钱活儿’。”
观看了硕玉218的田间表现,聆听了专家们的讲解,与会经销商对硕玉218充满信心。在会议结束时,不少经销商当场订购了数十万袋硕玉218玉米种子,大家纷纷表示,“这个品种不仅能帮农户挣钱,还能帮经销商挣钱。明年,要把硕玉218推广给更多种植大户,让大家一起增收。
记者手记:种地挣钱吗?答案就藏在每一片饱满的玉米田里,藏在每一位农户的笑容里,更藏在“选对良种、科学种植”的每一个细节里。这场“绿铠甲”硕玉218观摩会突出一个“实”字,不仅是一次新品种的展示,还是一次“种地挣钱”逻辑的普及,让经销商和农户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农业现代化的今天,种地早已不是“靠天吃饭”,而是“靠技术吃饭”,要选对良种、用对良法、跟着科学走,只有这样,才能在土地上种出希望,才能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金’”的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