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的豫东北大地,秋意渐浓。9月2日,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以下简称豫东北医院)门诊大厅内,一场由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义诊活动热闹非凡,前来看诊的群众络绎不绝。
通讯员 张晓华 崔冰心 张书豪
9 月的豫东北大地,秋意渐浓。9月2日,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以下简称豫东北医院)门诊大厅内,一场由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义诊活动热闹非凡,前来看诊的群众络绎不绝。
这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百年省医 福泽行动”系列惠民活动首场义诊。当天也是豫东北医院开诊一周年的日子,乡亲们感受到了家门口的贴心服务。
开诊一年来,豫东北医院大力践行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豫东北及其周边地区基层群众,实现了从“大病外转”到“大病不出县”的转变。
“这一年,经十二指肠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治疗(ERCP)、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豫东北医院相继落地生根。这三项技术门槛高、手术风险大,只有实力强的三级医院才能开展,县医院能同步开展的寥寥无几,市医院也不多见。”豫东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博伟的感慨,是豫东北医院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的生动缩影。
一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决策部署,河南省人民医院将豫东北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从战略定位、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
根据台前县“建县晚、基础差、医疗水平与群众期盼存在差距”的实际情况,豫东北医院明确定位为辐射豫东北及鲁西地区的高标准区域医疗中心,让周边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为确保目标落地,从豫东北医院开诊前到开诊后,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全力推动实现一体化管理。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郝义彬在豫东北医院工作会议上系统梳理经验,提出了“七个下功夫”:在党建文化引领上下功夫,在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在质量和安全上下功夫,在技术水平提升上下功夫,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在宣传和拓展上下功夫,在提高台前县整体医疗水平上下功夫。
在一体化管理的推动下,豫东北医院全面“移植”河南省人民医院总部标准,推进各项工作与本部“同质化”。开诊一年来,医院制定完善 78 项医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主导修订5本护理专业指导书籍,质控病历7550份,开展专题培训300余场。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机制和三级质控体系,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医疗服务质量,让“省级标准” 在县域医院落地生根。
据统计,一年来,豫东北医院接诊患者 21万人次,出院患者1.7万余人次,开展手术4090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65.74%,刷新110余项新业务、新技术空白,一体化管理成效初显。
每周日下午,满载140多名骨干管理人员和医护专家的大巴车,都会准时从河南省人民医院出发,驶向近300公里外的豫东北医院。周一到周五,他们在门诊、病房等各个岗位,为基层患者服务、带教当地医护人员。
他们是河南省人民医院选派常驻基层、开展“传帮带”的医务人员,覆盖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32个临床医技专业。一年来,这些专家将省级医院的先进技术和诊疗理念带到豫东北医院,填补了多项县域医疗技术空白。
一年前,刘博伟与同事肖伟、张玲娟刚派驻到豫东北医院时,科室“一个月也就做 20 条镜子”,以检查为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还需外请专家。而如今,科室“一天就做将近 30 条镜子”,从2024年9月2 日开诊到2025年9月2日,消化内科团队累计完成4020台内镜手术,其中三、四级手术达440例,包括剥离贲门处2.8厘米黏膜下肿瘤这样的高难度四级手术,并成功开展了ERCP、EUS、ESD等消化内镜发展的前沿标志性技术。
在骨科,专注于运动医学、关节镜微创诊疗技术的专家张振带领团队迅速补齐关节镜手术的短板,全面开展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交叉韧带重建等微创手术,甚至成功开展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重建术,帮助严重运动损伤患者重返正常生活。在普外科,陈文超等专家带领团队开展荧光导航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等14项特色技术,针对12类疾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眼科,董良专家团队开展200 多例青光眼、白内障手术,包括濮阳地区首例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解决了当地老人“怕到外地手术、拖延治疗”的难题……
专家下沉不仅带来技术,更注重培养当地人才。医院创新推出“导师制”培养模式,每3年选派医德医风好、技术水平高的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到省医本部长期驻点学习。首批学员苗风楠、李斌元和王婷婷分别在肾内科、重症医学科、口腔科拜师学艺,苗风楠师从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张宏涛,学习血管通路技术,她坦言:“老家的透析患者如果发生管道堵塞、狭窄都只能外转,要是把这项技术带回家乡,老百姓就方便多了。”此外,医院还根据薄弱科室需求,灵活选派人员到本部进行3~6个月的短期培训,累计选派7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开展培训近400场、省级学术论坛13期,吸引基层医护人员上万人次。
如今,豫东北医院本土医护人员能力显著提升:心内科两名当地选调人员能独立熟练完成心脏介入治疗,另两名能熟练完成冠脉造影;妇科绝大部分医生宫腔镜手术达省级水平,能独立完成宫腔镜三四级手术;神经内科选调医师郭万超当选濮阳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首届常务委员…… 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正在成长。
在豫东北医院,患者发现,挂号不再难、缴费不再排长队、查报告不用来回跑,这得益于信息系统全面改造与升级。
针对豫东北医院信息化基础薄弱的现状,河南省人民医院将院本部的管理理念与信息系统建设经验整体迁移,重点部署数据集成分析工具,构建简洁实用的运营管理“驾驶舱”。通过“驾驶舱”,管理层可实时监测门诊量变化、床位使用率、耗材周转率等关键指标,及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院运营效率。
电子病历系统与院本部实现互联互通,为远程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院本部专家可随时远程调阅豫东北医院患者的病历信息,参与多学科会诊。今年5月初,66岁的台前县居民方大爷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病情危重。豫东北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第一时间连线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魏立,总部专家与当地医生共同分析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避免了患者转院奔波之苦。主管医生袁登伟感慨:“在县里就能请省里专家一起看病,老百姓省了时间和路费,诊断也更准、治疗更快。”
对群众而言,智慧医疗带来的是更便捷的就医体验:手机一键预约医生号源,完成线上支付、报告查询、诊间结算等。医院公众号就诊界面涵盖三大版块10个子栏目,满足多数就医需求,接入的 AI 导诊系统还能根据患者初步症状快速分诊,大幅缩短排队时间。
“以前看病总往市里、省里跑,路上就得大半天。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手机一点,流程清清楚楚,真省心!”带着父亲复诊的刘女士道出了许多群众的心声。
从精准定位到一体化管理,从专家下沉到本土人才培养,从智慧服务到远程医疗,豫东北医院用一年时间诠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内涵,将“大病不出县”的愿景照进了豫东北及周边群众的生活。
来源:大河健康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