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88块一份的炒饭,被岳云鹏一句“灶台太脏”直接判死刑,这操作我先给鼓个掌。
588块一份的炒饭,被岳云鹏一句“灶台太脏”直接判死刑,这操作我先给鼓个掌。
可下一秒,他把全红婵哥哥那只养了180天的土鸡也踢出局,理由只有俩字:柴硬。
我脑子嗡的一声——这节目到底是比厨艺,还是比谁的舌头更懂南北?
先说炒饭。
五星级酒店总厨,锅铲翻得跟直升机螺旋桨似的,米粒金黄带油光,虾仁鲍鱼堆成小山。
镜头一扫,灶台边却挂着油渍,抹布黑得发亮。
岳云鹏皱着眉,筷子没停,嘴也没停:“好吃,但脏。
”观众弹幕瞬间刷屏,有人骂矫情,更多人狂刷“支持”。
我琢磨,这逻辑其实不复杂:花近六百块买顿饭,谁愿意顺带吃一口别人的上一桌残渣?
厨师可以炫技,可如果连擦灶台都嫌麻烦,那高价就成了笑话。
转头到白切鸡。
全进华把鸡拎出来,鸡皮透着黄,肉缝里还冒热气。
他反复强调:“南方人就认这口紧实的鸡味。
”岳云鹏咬一口,眉头拧成麻花:“咬不动。
”周晓燕也跟着点头。
全进华当场急了:“你们北方爱啃软烂,可我们这儿,鸡不养足日子,叫鸡吗?
”弹幕瞬间分成两派,北方网友刷“确实柴”,南方网友刷“懂个屁”。
我坐在屏幕前,突然意识到:这不是鸡的问题,是舌头的问题。
岳云鹏的舌头长在北方,从小炖鸡得加酱油、八角,肉要脱骨才叫香。
全进华的舌头生在湛江,清水里滚三分钟,蘸姜葱蓉,鸡味冲鼻才算及格。
两条舌头隔着两千公里,硬要分高低,只能吵翻天。
节目组请明星来当评委,图的是流量,可流量听不懂鸡味,也听不懂灶台故事,流量只认“冲突”。
最扎心的是,全进华被淘汰后,镜头扫到他收拾砧板,那只被嫌弃的鸡还剩半只。
他拿保鲜膜包好,嘴里嘟囔:“带回家给妹妹吃,她懂。
”一句话把我看酸了。
奥运冠军家的哥哥,上节目不是为赢奖金,就想让全国人知道:南方鸡有南方的尊严。
可尊严被一句“柴硬”碾过去,像碾碎一块姜。
我后来回看那段,发现岳云鹏其实尝了第二口,咀嚼速度明显变慢,眼神飘了一下。
我猜那一刻他有点犹豫,可镜头怼脸,话已出口,收不回来。
明星评委的难处就在这儿:他们得在十秒内给出金句,不然剪辑师不答应。
于是味觉被压缩成标签,北方、南方、柴、嫩,全成了流量密码。
节目播完,微博热搜挂了一整天。
有人提议下次请潮汕卤鹅师傅、扬州早茶师傅、成都串串师傅各坐一排,谁的舌头归谁管。
我觉得靠谱。
毕竟,灶台可以擦,舌头却擦不掉故乡。
让懂的人评懂的味道,让鸡回到鸡该去的地方,让炒饭先过卫生关再过味蕾关,这才像话。
说到底,百厨大战打到最后,拼的不是刀工火候,拼的是谁肯先承认:我的舌头不是标准答案。
来源:快乐的柑桔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