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10种功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19:08 1

摘要: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远不止传统认知中的 “吞噬杀菌”,其功能多样性受组织微环境和疾病状态调控,可归纳为以下 10 类核心功能,部分功能为近年多组学技术揭示的 “非经典功能”。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远不止传统认知中的 “吞噬杀菌”,其功能多样性受组织微环境疾病状态调控,可归纳为以下 10 类核心功能,部分功能为近年多组学技术揭示的 “非经典功能”。

机制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如 TLR4)识别病原体(细菌、真菌等),包裹形成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为吞噬溶酶体,释放颗粒酶(如弹性蛋白酶)、活性氧(ROS)(如超氧阴离子)杀灭病原体。场景

急性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中,中性粒细胞是首批募集到感染部位的免疫细胞,快速清除病原体。

机制

激活后释放由染色质、组蛋白和颗粒蛋白(如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组成的网状结构,物理捕获病原体并通过蛋白毒性杀灭。

双面性

除抗感染外,过量 NETs 可导致组织损伤(如动脉粥样硬化中 NETs 促进血栓形成)或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中 NETs 引发自身抗体产生)。

机制

激活后分泌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如 TNF-α、IL-1β、CXCL8)和趋化因子,招募更多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其他中性粒细胞)到炎症部位,放大炎症级联反应。

场景

急性炎症(如阑尾炎)中,中性粒细胞分泌的 CXCL8 是关键趋化信号,介导免疫细胞聚集。

机制

特定微环境(如肿瘤)中,中性粒细胞可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如 PD-L1)、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 IL-1Ra)或产生氩气(Ar)等代谢产物,抑制 T 细胞活化,削弱抗肿瘤 / 抗感染免疫。

典型亚群肿瘤微环境中的PMN-MDSCs(多形核髓系抑制细胞)、脓毒症中的LOX-1 + 中性粒细胞均以免疫抑制为核心功能。机制

传统认为中性粒细胞无抗原提呈能力,但近年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如肺癌、胶质母细胞瘤)中部分中性粒细胞可表达 MHC-II 分子(如 HLA-DR)和共刺激分子(如 CD74),摄取肿瘤抗原并提呈给 CD4+ T 细胞,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

证据

HLA-DR+CD74 + 中性粒细胞在肿瘤中可诱导抗原特异性 T 细胞活化,部分具备抗瘤潜力。

机制炎症消退阶段,中性粒细胞可分泌抗炎介质(如脂氧素、消退素)终止炎症,同时释放生长因子(如 VEGF、PDGF)促进血管生成和组织细胞增殖;部分中性粒细胞还可通过 “胞葬作用” 清除凋亡细胞碎片,减少组织损伤。场景

皮肤伤口愈合中,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后期切换为 “修复表型”,加速肉芽组织形成。

机制肿瘤、缺血组织等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可上调血管生成相关基因(如 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降解细胞外基质并促进内皮细胞迁移,为组织(如肿瘤)提供血液供应。典型案例

胰腺肿瘤中的 “成熟非经典中性粒细胞”(文献 30),通过富集缺氧相关 GO 通路(GO:0001666)和糖酵解通路,驱动肿瘤血管生成。

机制特定组织(如皮肤、肝脏)中,中性粒细胞可表达基质相关基因(如 Col3a1),合成并分泌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参与组织结构维持或修复。证据

皮肤中的 Col3a1 + 中性粒细胞可产生胶原蛋白,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保护组织免受外界损伤。

机制中性粒细胞通过调整代谢途径适应微环境:如肿瘤缺氧条件下,上调脂肪酸转运蛋白 FATP2,增强脂肪酸氧化(FAO),产生前列腺素 E2(PGE2),同时维持自身存活并增强免疫抑制功能;感染时则依赖糖酵解快速供能。意义

代谢重编程是中性粒细胞功能切换的核心调控环节,如抑制 FATP2 可逆转肿瘤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抑制表型。

机制

中性粒细胞可通过 “远程调控” 影响其他器官免疫状态:如骨髓中中性粒细胞的昼夜释放节律可调控循环免疫细胞组成;肿瘤中产生的中性粒细胞可通过血液迁移至肺、肝等器官,诱导 “预转移生态位” 形成,促进肿瘤转移。

案例

骨转移肿瘤可诱导骨髓中性粒细胞表达 SiglecF,随后迁移至肺,为肿瘤细胞定植创造条件。

Ley, K., Hoffman, H.M., Kubes, P., Cassatella, M.A., Zychlinsky, A., He drick, C.C., and Catz, S.D. (2018). Neutrophils: New insights and open questions. Sci. Immunol. 3, eaat4579. https://doi.org/10.1126/sciimmu nol.aat4579.

Signoretto, I., Calzetti, F., Finotti, G., Lonardi, S., Balanzin, C., Bianchetto- Aguilera, F., Gasperini, S., Gardiman, E., Castellucci, M., Russignan, A., et al. (2025). Uncovering two neutrophil-committed progenitors that imme diately precede promyelocytes during human neutropoiesis. Cell. Mol. Im munol. 22, 316–329. https://doi.org/10.1038/s41423-025-01259-w.

Ng, L.G., Ostuni, R., and Hidalgo, A. (2019). Heterogeneity of neutrophils. Nat. Rev. Immunol. 19, 255–265. https://doi.org/10.1038/s41577-019- 0141-8.

Hackert, N.S., Radtke, F.A., Exner, T., Lorenz, H.-M., Mu¨ller-Tidow, C., Ni grovic, P.A., Wabnitz, G., and Grieshaber-Bouyer, R. (2023). Human and mouse neutrophils share core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in both homeo static and inflamed contexts. Nat. Commun. 14, 8133. https://doi.org/ 10.1038/s41467-023-43573-9.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