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3年3月1日,国民政府发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中的其中有关核心内容,是与“三鸟币”有关的,也是钱币收藏者应该了解的:
被钱币收藏者追捧的“三鸟”银币,是国民政府实行“银本位币”制度以后,最先铸造的“标准”银元。
“银本位币”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废两改元”政策,确立银本位的法定地位。
1933年3月1日,国民政府发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中的其中有关核心内容,是与“三鸟币”有关的,也是钱币收藏者应该了解的:
○明确货币制度是“银本位”,法定货币单位是“元”;
○银本位币的铸造权:国民政府;
○银本位币的形制:圆形;正面铸孙中山侧面头像,纪年。背面铸帆船图案及“壹圆”字样(纪值);
○银本位币的重量和成色:重量为26.6971克,成色为88%,即含纯银量为23.493448,含铜量为12%;
○铸造单位:中央造币厂(上海)。禁止其它任何机构及厂家私铸;
......
一、设计者苦心孤诣,精心设计,力求体现实行”三民主义“的新时代的新气象
因为“三鸟币”是实行”银本位币“制度的第一种银币,当局自然是十分的重视。在设计币银币的图案时,着重参考了此前(1932年)铸造的”金本位银元“图案,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细节上的修改,尤其是银币背面的图案,除了保留了帆船、大海的图案以外,其它的图案,都是经过”大刀阔斧“的修改以后,才最后确定的。
新的孙像帆船银元,正面的图案与金本位币的图案基本相同,仍是孙中山先生着文装的侧面头像。面部形象庄重,目光炯炯有神,且十分严肃。该头像虽然为七分侧面像,但由于自五官的鼻部、耳部下的”留白“较多,因此,看上去头像较小,与孙先生的正面头像,反差较大。因此,该类孙像银元,都被人们俗称为“孙小头”。
孙中山 正面头像
孙像帆船银元 三鸟币
图案背面,设计者是下足了功夫的。其中蕴含的政治含义(象征意义)是十分美好的:
●主图案:为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扬帆远航的”双桅帆船“,含义是”国运扬帆“,象征“三民主义引领中国扬帆出航”;
●太阳图案:帆船的右侧,“壹”字的正下方,是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带有九道光芒射线的图案,其寓意是:旭日东升,前途光明;
●三只飞鸟:帆船的上空,是前后相随的三只飞鸟(海鸥)展翅飞翔的图案。三只飞鸟象征着“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快速推行。
二、”三鸟币“发行后,背面的图案是这样被人”误读“的
1933年3月,“三鸟币”在中央造币厂正式铸行。甫一发行,舆论大哗,流言四起,不少民众纷纷指责政府。对币背上图案“太阳”和“三鸟”,联想丰富,解读甚多,正所谓“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几乎所有的解读都是负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解读、附会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太阳图案被误读为“日本象征”。币背上有一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不少人联想到日本的国旗。因为日本的国旗旗面为白色,正中央有一轮红日。在底色为银白的银元上,镌刻上与日本国旗相同的主图案,有人指责当局:是否有意而为?
(二)、“三鸟”图案被部分人解读为日本军机犯我领空的飞机图案。两年前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动了12架军机,对我锦州进行了狂轰滥炸;前一年发生的一二八事变,日本海军陆战队对我上海闸北发动突然袭击......新发行的银元,在帆船的上空,铸造上三只前后相随、奋力飞翔的海鸥,仿佛是日本的编队轰炸机,耀武扬威,犯我领空.....。
有人对“三鸟飞翔”解读的更为可怕,说什么“三鸟飞翔”是东三省在九一八事变后,要“飞离”中国,东三省将要沦为日本的国土......。
另有相士、迷信之人造谣,说什么“三鸟蔽日,与国不祥”,国家将有大难,各种谣言,不一而足。
各种舆论、流言广为传播,指责政府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在当时外敌入侵、内政不稳的情势下,当局立即采取两项措施:一是修改模具,剔除币背上的太阳和三鸟,改年份为“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二是将尚未发行的“三鸟币”,回炉重铸成修改模具后的新银币。
“三鸟币”是承载了一段特殊历史的”错版币”,它是集历史性、稀缺性和艺术性的一种独特的银币。因此,成为了孙像船样系列银元中的名誉品。在钱币市场上,很难见到真品。
下面是近年来“三鸟币”的部分成交价格,供钱币收藏者参考:
来源:天地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