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通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19:34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创建绿色金融城市,将绿色金融作为服务“双碳”目标实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助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城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邯郸市创建绿色金融城市行动方案的

通 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市对口有关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邯郸市创建绿色金融城市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9月4日

邯郸市创建绿色金融城市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创建绿色金融城市,将绿色金融作为服务“双碳”目标实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助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城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8号)、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24〕70号)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等十五部门印发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冀银发〔2025〕62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目标

到2027年,推动全市80%以上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岗,县域覆盖率达100%;深化绿色账户建设,完善ESG评价机制,实现企业环境信息与金融机构互联互通;建立市级绿色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不少于50个;试点开展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融资工具创新,落地案例不少于3个。

到2030年,基本建成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地方实际的绿色金融支持框架,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20%以上,绿色贷款不良率不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实现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和主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全覆盖;钢铁、焦化等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率明显提高,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显著提升,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效果进一步显现;形成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绿色金融创新典型案例,总结绿色金融城市创建“邯郸模式”,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二、重点工作

(一)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聚焦钢铁、建材、焦化、煤炭等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大对工艺革新、设备升级、产业链延伸的贷款支持力度,有效满足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减污、降碳、节能等绿色化改造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扩大《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应用范围,积极指导钢铁企业编制转型方案,完成方案评估,建立转型企业和转型项目库,提升银企对接效率。指导金融机构量身设计转型金融产品服务,动态监测企业转型绩效水平,形成健全完善的转型金融服务体系。

(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产业发展倾斜,优先支持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重点产业项目。围绕“一品一播”核心企业和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产业。加强废弃矿山、工业遗址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价值开发利用,打通“两山”转化渠道。做好风电、光伏和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对接和信贷支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持续做好超低能耗建筑、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装配式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等领域信贷支持。推动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支持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支持温室气体控排技术、新能源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等研发应用。

(三)支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鼓励金融机构为钢铁、建材、焦化等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创优提供专项贷款。探索大气、土壤、水体污染防治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组合支持模式。加强对武安工业园区、复兴经济开发区2个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支持,积极保障减污降碳项目资金需求。支持农村畜禽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支持A级景区创建零碳景区。加大对以武安市、涉县、磁县、峰峰矿区、永年区为重点的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资金保障水平。

(四)支持“美丽系列”建设。系统谋划、统筹实施美丽城市项目建设,探索投融资模式。统筹支持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支持打造美丽河湖示范样板工程,推进美丽河湖与生态旅游等绿色低碳产业一体化发展。

(五)健全环境信息披露机制。推动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为金融机构评估减污、降碳效果以及实施贷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加强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不披露或者披露不真实、不准确等违法违规行为。鼓励金融机构披露高碳资产敞口,建立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突发事件应急披露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将绿色项目融资成本与环境信用评价挂钩,推动企业绿色绩效价值转化。

(六)完善绿色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绿色账户体系覆盖范围,2025年完成创建重点企业绿色账户,逐步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全覆盖。推动绿色账户平台功能迭代升级,加快绿色资产管理、绿色发展评价、绿色价值应用等模块建设,实现绿色低碳相关绩效评价、信用评级等集成标识和查询。完善企业ESG评价智能化平台建设,实现ESG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共享”,持续拓宽评价应用场景。

(七)完善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强化同资源环境要素市场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创新,示范开展单一环境权益抵质押、环境权益抵质押+组合担保、未来环境权益收益权抵质押+组合担保等各类抵质押信贷模式,探索推广金融支持林业碳汇信贷产品服务,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供应链、绿色股权投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绿色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绿色信贷资产为基础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八)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强化募集资金管理,用于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直接融资,通过发行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企业债、公司债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以及通过挂牌、上市,募集长期限、低成本发展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外债用于绿色项目,通过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缓解融资约束。

(九)强化绿色保险服务。发挥保险资金长期限特点,加强保险资金运用,通过投资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形式支持绿色项目。鼓励保险机构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产业、转型项目、绿色建筑等领域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增强绿色保险风险定价能力,探索实施差异化的保险费率机制。

(十)防范化解绿色金融风险。建立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体系,动态监测资金使用用途、项目环境效益风险,强化绿色金融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在贷款“三查”、资金定价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管理。保险业金融机构要完善绿色保险有关风险评估模型,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承保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发挥差别化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

(十一)推进金融机构自身绿色运营。各金融机构树立全员绿色办公理念,完善有关制度机制,增强信息化、集约化管理能力,科学确定绿色运营实施路径,构建高效、低碳的内部运营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机构自身运营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能力,实施绿色运营、绿色采购、绿色出行,做到节约用电、节约用水,推行办公建筑节能、无纸化办公。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推动碳中和网点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人行邯郸市分行负责创建绿色金融城市重点工作、重点任务的统筹推进、落地实施,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完善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监督评估,定期跟踪落实,建立各项重点工作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强对绿色金融的贴息支持,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建立绿色项目风险补偿基金,支持担保机构为绿色项目、绿色债券增信。加大各类政府产业基金对绿色项目和绿色投资的支持力度。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建立重点支持企业清单,充分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更新等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强化对绿色信贷方面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培训宣传。金融机构要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第三方智库等合作,培养一批具有绿色金融专业知识和节能环保技术知识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各级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培训活动,及时向金融机构和企业解读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同时,要加强与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的对接合作,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做法,组织开展全方位、多视角的典型推广,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来源:爱上大邯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