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教育之所以备受关注,离不开医疗机构、爱心企业、媒体及康复患者多方的共同支持。” 9月12日,在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场,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的患教不仅是传授
“患者教育之所以备受关注,离不开医疗机构、爱心企业、媒体及康复患者多方的共同支持。” 9月12日,在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场,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的患教不仅是传授疾病知识或药物信息,更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其在诊疗、营养、运动、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将医患关系转变为共同决策的伙伴关系。
9月12日,在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场,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致辞。主办方供图
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将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要提升15%。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同步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将医务人员满意度与患者满意度纳入核心考核指标,推动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当前患者教育面临着以下挑战。殷咏梅认为,一是科普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同文化背景、疾病阶段的患者需求差异大;二是技术适配不均衡,老年或基层患者可能“数字失能”,必须兼顾到线上线下,确保覆盖全体人群;三是院内院外脱节,住院期间教育充分,出院后随访难、响应慢,依赖医生建群回复问题效率低、负担重。
在提升患者教育层面,殷咏梅建议,医院首先应转变理念,重塑角色认知,建立医患共同决策的伙伴关系。其次,减少依赖线下集中讲座等传统方式,转而利用数字化平台,如线上课程、结构化内容、远程互动等,提升患教的可及性和效率,让外地患者也能便捷参与;借助多学科团队和个案管理师,在患者等候、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嵌入患教服务;加强对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的患教技能培训,发挥优秀患教“导师”的带动作用。再次,应鼓励爱心企业、媒体以及康复患者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专业化、可持续的患者教育支持体系。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新生态,需实现两大转型。罗氏制药中国 医学事务副总裁李滨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实现从“单一供药”转向“全程赋能”, 深度参与融入肿瘤“筛-诊-治-管”全周期管理。二是借助数字化手段和智能技术,如人工 智能科研助手、临床决策辅助、患者远程管理工具等,为临床医生赋能,构建高效、可持续 的医患联动模式。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