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白馒头21元!罗永浩吐槽西贝事件再度升级,预制菜仅是小问题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21:52 1

摘要:9月10号晚上,罗永浩发了条吐槽微博,直接把西贝卷进舆论里了。他说:“好长时间没吃西贝了,今儿下了飞机跟同事去吃了一顿,结果发现那儿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真是太恶心人了!”

罗永浩啊,你这不是明着砸我招牌嘛!我非得起诉他不可!

9月10号晚上,罗永浩发了条吐槽微博,直接把西贝卷进舆论里了。他说:“好长时间没吃西贝了,今儿下了飞机跟同事去吃了一顿,结果发现那儿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真是太恶心人了!”

过了48小时,西贝的老板贾国龙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了:“我吵不过罗永浩,但咱肯定得起诉他!必须起诉!一定得起诉他!”

“明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真是太恶心人了!” 9月10号那天,罗永浩在社交账号上直接点了“西贝莜面村”的名,这话一出来,舆论一下子就炸锅了。

罗永浩在社交账号上发了条内容,直接说西贝的用餐体验有问题——“说西贝那儿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得挺贵,实在让人受不了”。

这条吐槽很快就说到网友心坎里了,没一会儿就成了热门话题,也算是正式拉开了他和西贝之间舆论互怼的头一幕。

回家越琢磨越不对味儿:羊排是隔夜回锅的,面汤飘着股冰箱味儿,连椒麻鸡的包装袋上都写着保质期9个月——这哪是下馆子啊,分明是开盲盒嘛! 西贝老板贾国龙连夜就把账单甩出来了,还带着气儿说:五个人吃了这么些东西,还好意思吐槽?

谁能想到啊,平时口碑有好有坏的罗永浩,这次居然有90%的网友都站他这边支持他。 其实这事儿的由头,就是罗永浩发的一篇帖子。

就是9月10号那天,罗永浩跟朋友在北京一家西贝吃了顿饭,一共点了15个菜,花了785块钱。

从下面照片里能看出来贾国龙特别激动,双手摊开着,右手还攥着账单,那模样又信誓旦旦又带着股不服气的劲儿。

真不知道他这边有没有专门的攻关小组来分析这事儿,反正瞧着他那底气十足的样子,一点儿没显怂。

西贝的老板贾国龙实在坐不住了。 在贾国龙眼里,自己生意做得好好的,西贝的店也开得顺顺当当,你罗永浩凭啥过来吐槽我啊?

你这不是明着打压实体餐饮吗?这是想把我逼倒闭啊!我要是真倒了,我手下一万多员工去哪儿找工作?再说了,法律都有规定的,西贝根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我肯定得起诉你!

其实在普通消费者眼里,判断一道菜是不是预制菜,关键就看两样:一是这菜能放多久,二是里头加没加添加剂、防腐剂。

说白了,是不是预制菜,有个重要标准就是加没加防腐剂。要是没加防腐剂,那这菜根本放不了太久,顶多也就几天,那基本就不算预制菜了。

这一下可把贾国龙“西贝没有预制菜”的说法给打脸了。

况且贾国龙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好的菜全是预制出来的,越高级的菜,预制程度就越高。” 罗永浩这边呢,除了晒出行业报告,还拿出10万块钱悬赏找证据,结果才一天就收到了200多条线索。

西贝之后就甩出了一份《致消费者的一封信》,这公关操作简直是灾难级的——信里还附上了罗永浩当时点的所有菜的制作过程。

结果倒好,直接把自己用预制菜的事儿给实锤了:里头好多食材都是预制好的,拿出来解冻了再加热的。

面对这事儿,罗永浩接着发内容说:“我隐约觉得贾老板跟他那些朋友,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说实话,西贝敢开放后厨,确实挺有勇气的

但等一些自媒体和记者去探访了之后,发现好多食材都是冷冻包装的,都是后厨再二次加工一下,做成成品端上桌的。

最后做菜的步骤都是在店里完成的,这其实不算预制菜,大概是大伙儿对“预制菜”的标准理解错了。

按官方的相关说法,预制菜一般指的是“包装好的、要么加热一下就能吃,要么本来就是做好的成品菜”;而那些由中央厨房统一送过来,还得在门店做最后一步加工的半成品,是不算在预制菜里头的。

咱再站西贝这边想想,西贝是家企业啊,据说光员工就有1.8万呢。虽说老板是贾国龙,但它毕竟是正经有独立法人身份的公司,跟个人不一样。

罗永浩和贾国龙,俩都是个人,输了也没啥大不了的,可西贝不一样啊,它真输不起。 你看罗永浩,就算输了,大不了道个歉呗,可他照样赚了流量和关注,还圈了不少粉丝,对他直播带货也更有好处——说白了,他就算“输”了,其实也是赢了。

其实像这种不是在店里从生到熟全程现做的菜,吃着没那股子现炒的“锅气”,大部分消费者就觉得这是预制菜。

可西贝老板偏说自己店里没有预制菜。 再说西贝给罗永浩上的那一桌菜,好像还真不算法律意义上的那种预制菜——就是那种拆了塑料包装、用微波炉热一下就能端上桌的料理包。

这俩人吵到这会儿,早不光是争“预制菜到底咋算”的嘴仗了,说到底啊,其实是在掰扯“做生意诚不诚信”和“消费者权益能不能保障”这两件事。 你看现在网友多较真——点个菜都恨不得搞清楚食材从哪儿来、到底是咋做的。

西贝说“按规定咱这不算预制菜”,老罗又怼“连个统一标准都没有,凭啥你说不算就不算”,其实俩边争来争去,核心就是“公开透明”这回事儿。

有网友表示:我也支持罗永浩。上周吃了一次嫩羊排,真的超级难吃,量很小,我们三个人吃,都没吃完当时老公还说,承诺不好吃不要钱,这道菜能不收钱吗?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我是干了十五年的厨师,所有大型餐饮,起码百分之60是预制菜。。所以我从来不去这些店,路边小馆比什么地方都好。

其实消费者哪在乎啥 “定义” 啊,无非就是想让商家说句实在的而已。要是西贝早把 “提前加工” 这事儿说明白,罗永浩哪还有机会找毛病啊?

要是整个餐饮行业能少玩点花样、多来点真心,这场吵架根本就不会有。

还是那句话,只要能推着餐饮企业把菜的信息都公开、不藏着掖着,让消费者花多少钱都心里有数,那这场争论就有它的好处。

来源:粤海关开心67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