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个曾靠古装扮相惊艳全网的于朦胧,37岁突然坠楼走了,他演过《太子妃升职记》里温柔到骨子里的九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仙气流露的白真,却在当红后被雪藏2年,复出后又遭网暴,最终没熬到40岁的坎。
那个曾靠古装扮相惊艳全网的于朦胧,37岁突然坠楼走了,他演过《太子妃升职记》里温柔到骨子里的九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仙气流露的白真,却在当红后被雪藏2年,复出后又遭网暴,最终没熬到40岁的坎。
2024年9月11日,乌鲁木齐某小区的一声闷响,打碎了很多人的回忆。当天下午6点,于朦胧工作室发声明:“于先生因个人原因离世,警方排除刑事嫌疑,家属悲痛欲绝。”
于朦胧1988年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父母都是普通工人。2013年他参加“快乐男声”,进了前十强,评委点评他“声音里有故事”,观众记住了这个清秀的新疆男孩。
2015年《太子妃升职记》爆火,他演九王。为了贴合“温柔王爷”的设定,他提前1个月学骑马,每天练3小时;练习古礼时,连拱手礼的角度都要卡到“与肩同宽”,导演夸他“比剧本里的九王还像”。剧播后,他的微博粉丝涨了500万,网友喊他“天选古人”。
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他演白真。为了贴合“青丘美男子”,他减了10斤,脸瘦得能看到下颌线;剧中的白衣是定制的真丝面料,光做衣服就花了3个月。他站在桃树下笑,花瓣落在肩头,网友说“这才是从书里走出来的白真”。
那两年是他的高光时刻:代言接到手软,机场有粉丝围堵,连逛超市都有人要签名。他说“我想给父母买套大房子,让他们不用再上班”,还在微博晒过妈妈做的手抓饭,配文“家的味道”。
可谁能想到,2021年他和前公司解约,突然就“消失”了。被雪藏的两年里,他只能在家看书、写歌,偶尔发微博分享绿萝的长势,粉丝问“什么时候复出”,他只回复“再等等”。
2023年他复出参加《追光吧哥哥》,想靠舞蹈翻红。可长时间没练舞,他跳《MAMA》时动作跟不上节奏,手忙脚乱的样子被剪进预告,网友骂他“糊是有原因的”、“没有职业态度”。评委金星直接说“你对不起舞台”,他站在台上,手足无措,后来在采访里说“那段时间我每天失眠,不敢看评论”。
复出的效果差到了极点,没有导演找他拍剧,只能接小成本网大,演一些“面瘫王爷”的角色,剧情雷人,被观众吐槽“辣眼睛”。2024年,他的两家工作室先后注销,微博更新越来越少,最后一条是2024年8月,发了张天空的照片,配文“风有点冷”。
9月11日,他从28楼跳下去。警方通报“系自行坠落,排除他杀”,家属说“他最近压力很大,经常说‘活着好累’”。
于朦胧的故事,不是个例。
比如郑国霖,2003年《隋唐英雄传》的李世民爆火,现在在横店秦王宫景区表演。40度高温穿10斤重的织锦戏服,每天演5场,每场30分钟。他骑着高头大马,跟游客打招呼,汗顺着鬓角流进脖子,妆都花了。直播时有人问“你缺钱吗”,他笑着说“我是普通演员,要吃饭,要养孩子”。
还有马景涛,当年的“咆哮帝”,现在在杭州宋城演《孝庄秘史》。去年夏天表演时,他突然眼神涣散,身体摇晃,重重摔在地上,发出巨大声响。观众都吓哭了,他爬起来,擦了擦嘴角的血,说“没事,继续”。后来他在微博说“那天中暑了,怕观众失望”。
横店的数据更扎心:13万注册演员,只有1-2万在活跃。能接主角的不到0.5%,剩下的都是群演——每天早上5点起床蹲剧组,抢着演“路人甲”,每天赚100-150块,住8人间的地下室,吃10块钱的盒饭。
为什么于朦胧这样的曾经爆火的明星,会成了行业“炮灰”?
① 古装剧市场萎缩。现在观众喜欢甜宠剧、悬疑剧,古装小生的需求越来越少。于朦胧的“天选古人”标签,成了“过时的优势”;
② 雪藏导致人气流失。两年没露面,粉丝都散了,复出后没有导演愿意赌他的热度,只能接小成本剧,质量差被吐槽,陷入“越糊越没资源”的恶性循环;
③ 年龄卡得太死。40岁的古装小生,没有市场,古装剧的主角都是20-30岁的小鲜肉,导演说“他的脸已经‘老’了,演不了少年”;
于朦胧的离世,揭开了娱乐圈的“遮羞布”。
这里不是人人都能“日赚208万”。很多人像他一样,曾经有过高光,后来却被行业的“金字塔”压得喘不过气。他们褪去光环,就是普通人,要还房贷,要养家,要面对“年龄焦虑”、“事业瓶颈”。
于朦胧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娱乐圈的光环下,也藏着很多普通人的挣扎。他们不是“神”,只是努力活着的人,像你我一样。
他的微博里,还留着粉丝的留言:“九王,等你复出”,“白真,我还在等你”,可他再也看不到了。
希望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
你觉得,娱乐圈的“边缘明星”该如何打破困境?
来源:云中遨游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