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网友说这半小时晚点太戳人了,老站陪了几代人,连告别都这么温柔,比那些冷冰冰催着上车的车站有人情味多了。也有人觉得老站完成使命就该退场,总不能为了情怀耽误发展,转货运也算继续发光。
上海松江北站12月9日送走最后一趟客运列车,K287次主动晚点半小时让市民合影,这座1908年启用的百年老站将转为货运,上万市民冒雨举旧车票来告别。
有网友说这半小时晚点太戳人了,老站陪了几代人,连告别都这么温柔,比那些冷冰冰催着上车的车站有人情味多了。也有人觉得老站完成使命就该退场,总不能为了情怀耽误发展,转货运也算继续发光。
松江北站的故事,得从1908年说起啊。那年沪杭铁路通车,松江站作为上海郊区第一个客运站,木质站房配着蒸汽火车,成了当地人见过最洋气的东西。听老人讲,那会儿去上海市区全靠它,站房里的铜铃铛一响,整个镇子都知道“火车要开咯”。后来1937年站房被毁,1941年重建的“斜坡屋顶”站房,连《情深深雨濛濛》都来取景,那可是松江人的骄傲呢。
2000年拆老站房时,多少人去抗议啊。当时说老站房满足不了新设备,可拆完建新站,好多人路过都要多看几眼,总觉得少了点啥。就像家里的老照片被换了新相框,看着是好看,可记忆没地儿搁了。现在想想,那会儿要是能像现在这样,留半年时间让大家拍照留念,估计就没那么多遗憾了。
这次停运最让人暖的,就是那半小时晚点。你说火车晚点谁不烦?可这次不一样啊。司机广播说“给大家多留点时间告别”,站台上没人催,连乘务员都帮着拍合影。有个阿姨举着1985年的车票哭,说当年就是从这儿坐火车去北京上大学,现在女儿都在松江工作了。这哪是晚点啊,这是老站给松江人留的最后一份念想呢。
其实全国好多老站都有这样的故事。北京正阳门东站2005年停运时,上千人带着旧站台票去告别,有人在墙上写“谢谢你载我走过青春”;南京下关火车站2012年关闭后改成博物馆,现在周末还有老人去那儿坐着,说“听听风声都像当年火车进站的声音”。老站从来都不只是个车站,它是几代人的人生坐标啊。
松江南站扩建到9台23线,沪苏湖高铁12月26号就通车了,新站又大又现代,肯定能让松江发展更快。可快归快,咱也不能忘了慢的好。你看现在好多城市拆老建筑,说拆就拆,连个招呼都不打,老百姓心里能不堵得慌吗?松江北站这事就做得聪明,提前半年公示,办“老站记忆展”,最后再让火车晚点半小时,既把发展办了,又把人心暖了,多好啊。
以后松江北站要当货运站了,不再拉人,改拉货了。说不定哪天你收到的快递,就是从它那儿发出来的呢。想想也挺有意思,老站换了个身份,还在陪着松江人过日子。就像家里的老茶壶,虽然不泡茶了,改装杂粮,不也挺实用吗?
城市发展就像种树,新枝要长,老根也得护着。要是光想着往上长,忘了根在哪儿,那树早晚得歪。松江北站用一百年告诉我们,慢一点告别,多一点温情,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啊。
松江北,谢谢你啊。以后货运路上,也加油跑呢。
来源:锐船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