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个粟特制造,改变中国上千年!神秘粟特人,有多“慕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23:41 1

摘要:关于粟特人,我们最熟知的就是,粟特人是商业民族,操控丝绸之路的贸易。

这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出土的古壁画,上面画着的,却是武则天。

中亚为什么会出现女皇画像?

因为我们的女皇,也是他们的女皇。

这个他们,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民族——

关于粟特人,我们最熟知的就是,粟特人是商业民族,操控丝绸之路的贸易。

唐朝的边市,比如营州,都是粟特人担任“互市牙郎”,想跟大唐做生意,必得通过粟特人。

而且,粟特人还特别会搞政商关系,东边的中国,西边的西突厥汗国,粟特人都进入了统治阶层,尤其是隋唐,粟特人把控军权。

即使您不知道粟特人,您也一定见过粟特人的文字。

现在的蒙文、满文字母啊,就是粟特字母。

这套字母系统,相传是摩尼所创,后来回鹘人沿用下来,再后来,成吉思汗命塔塔统阿,在13世纪用回鹘文、创立了蒙文字母,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用的蒙文。

所以蒙文字母啊,就是粟特字母。

即使您不知道粟特人,但您也一定听过粟特的宗教。

创立粟特字母的那位摩尼,还创立了一个教,叫摩尼教。

后来粟特人把摩尼教,传到中原,并有了一个本土名字:明教。

千年之后,明教发动了红巾军起义,明教教徒朱元璋,还建立了大明王朝。

即使您不知道粟特人这个民族,您也一定知道下面这两位粟特人

——一个叫安禄山、另一个叫史思明。安禄山和史思明早年就干过粟特人专职的“互市牙郎”。

安禄山原名“轧荦山”,是粟特语的roxšan,意思是光明。

安禄山的“安”姓,是粟特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也就是现在的布哈拉。

而史思明的“史”姓,是粟特昭武九姓的史国(Kesh),思明这个名字,其实也是“禄山”,思慕光明嘛。

粟特人信祆教、明教,崇拜光明,连取名也是带“明”字。

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粟特人,用一场叛乱,改写了中国之后的千年历史。

“安史之乱” 的主力军“曳落河”,就是粟特武装集团,这支粟特军团,终结了盛唐,即使被扑灭了,但晚唐藩镇,仍有粟特军人掌权。

大唐著名的胡旋舞,就是粟特舞,白居易诗中就写: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粟特艺术还不止是舞。

我们都读过一句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馬上催”。

这个葡萄酒啊,也是粟特人传入中国的,而我们现在的传统乐器,比如琵琶、比如唢呐等,也是粟特人传入的。我们唐诗中读到的“胡”,基本是特指粟特。

这一支胡旋舞,让安禄山,跳上了节度使的高位,也把中国历史给转晕了。

您现在所看到的翻领袍,是大唐最流行的服装,但您很难想到,这翻领袍并不是汉服,而是粟特服。

还有粟特人的胡帽,也曾是长安潮牌,甚至分为了虚顶锦帽、卷檐虚帽、浑脱帽等。

元稹的诗《法曲》中就写道: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可见当时粟特风在长安有多火。

不过,在大唐灭亡后,粟特服就因胡化被禁了,宋代之后,我们还能看到圆领袍、但翻领袍这胡服、就看不到了。

即使您没听过粟特人,但您也一定吃过粟特的饼,只是,您绝对想不到,那是粟特人的饼。

就是这个——烧饼。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食物。

烧饼的原型,就是粟特人的胡饼,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中亚看到相似的食物。

即使您以为您没听过粟特,但其实您一定听过粟特。

我们现在都知道的一个词儿:斯坦,其实,就是粟特,粟特的另一种翻译。

斯坦这个词儿,是波斯语,愿意是“某某族的土地”,比如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而粟特入华时,就自称 “Sogdan”(斯坦),唐人就把它翻译成了族名,成了粟特。

从公元4世纪到8世纪,粟特人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从中国长安延伸到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简直是中世纪的“跨国公司”。

粟特人、粟特舞、粟特妆、粟特服、粟特饼、粟特教……风靡长安。

但是今天,粟特人,却完全消失了。

中亚没有“粟特斯坦”、中国也没有粟特族。

只有山西虞弘墓、西安安伽墓和史君墓等粟特墓,记录着他们来过。

那么,这个全民经商的“中亚犹太人”、这支进入大唐深层国家的胡人,去哪儿?粟特人为什么突然消失了?粟特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我们也来介绍一下这个古老神秘的民族——

无论是西游记里对西域的描写,还是1934年发现的印欧人种的小河公主干尸,都在提示一点:

在公元6世纪之前,中亚的原住民,是印欧人种,是白种人。

但现在的中亚,从中国新疆,到哈萨克斯坦,从塔什干,到撒马尔罕,却全是黄种人。

如果您看过我之前的节目《中亚人种如何从白变黄》,那么就会知道:

中亚人种大换血,是因突厥人种西征输精。

当塞尔柱突厥疯狂西进洗人时,一个古老的中亚民族,也被彻底洗掉。

这就是被换血的印欧人种——粟特人。

直到今天,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还有一支粟特人的近亲——新疆塔县的塔吉克族。

高原塔吉克族是我国唯一一个欧罗巴人种。

1500年前的粟特人,和现在塔吉克族,是同文同种,都是白种人,说的也都是中古伊朗语东支。

不过,和塔吉克族不同,粟特人是一个经商民族,特别会做生意。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粟特人:“父子计利”,意思就是父子之间也算账; “善商贾”,特别能做生意,粟特人在中国,那是谋经商之利,并用钱搞政商关系,进入大唐统治阶层,行止颇为专横。

不过,安史之乱后,粟特成了大唐眼中钉,之后,唐武宗灭佛,粟特人也遭清洗镇压,再之后,这个叛乱的民族,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中。

来源:博言社娃娃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