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南乡这个村整合土地5000亩,打造特色产业,村民人均增收超万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23:50 3

摘要:仲秋时节,走进招远市夏甸镇曹孟村,千亩梨园里硕果压枝,清甜果香随风漫溢;梨花香演艺苑丝竹悠扬,根据夏甸真人真事村民自导自演的吕剧小品《夏甸巧用“枫桥经验”解民事》赢得阵阵喝彩;村口的农产品,秋月梨、黄金维纳斯、草莓、红薯、阳光玫瑰等特色果品被全国客户争相订购—

仲秋时节,走进招远市夏甸镇曹孟村,千亩梨园里硕果压枝,清甜果香随风漫溢;梨花香演艺苑丝竹悠扬,根据夏甸真人真事村民自导自演的吕剧小品《夏甸巧用“枫桥经验”解民事》赢得阵阵喝彩;村口的农产品,秋月梨、黄金维纳斯、草莓、红薯、阳光玫瑰等特色果品被全国客户争相订购——一幅“文化有活力、产业有奔头、村民有笑脸”的乡村振兴图景,正生动铺展。近年来,招远市夏甸镇锚定“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文化”的发展路径,以梨为媒、以戏聚气,在文旅融合中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让沉寂的乡村焕发出别样生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落幕的“金都欢歌·和美乡村”2025年招远市村歌大赛中,梨花香演艺苑凭借经典曲目《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举夺得第一名。这支由村民组成的“庄户戏团”,将秋月梨种植、梨花节盛况、合作社发展等元素融入节目情感,与现代舞蹈编排,以质朴的情感打动评委与观众。现场观众盛赞:“从田间地头走上专业舞台,曹孟村用歌声唱出了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更唱出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梨花香演艺苑“活”起来 乡村文化添新韵

“农忙时扛锄头,农闲时登戏台”,如今成了招远市夏甸镇曹孟村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村里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梨花香演艺苑”由100多名村民自发组建,演员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有种植能手、有退休教师,还有返乡青年。大家利用晚上、雨天等农闲时间排练,把村里的发展故事、邻里的暖心事儿编成戏曲、小品,用乡音乡韵传递乡村新貌。

今年以来,梨花香演艺苑连办5场演出,《夏甸这些年》《夸夸咱村新变化》《说幸福》等自编自导的节目轮番上演,台下坐满了游客和村民,掌声、笑声此起彼伏。除了本村演出,演艺苑还主动“走出去”,到周边村、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演出10余场,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让曹孟村的文化名片越擦越亮。如今,演艺苑不仅是村民的“精神乐园”,更成了吸引游客的“文化磁石”,不少人专程为一场乡土戏而来,感受曹孟村的独特魅力。

千亩梨园“甜”满村 特色产业促增收

曹孟村的“甜蜜事业”,始于千亩梨园。早年村民零散种植果树,产量低、销路窄,守着“金果树”却没尝到“甜头”。转机始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统一品种、规范管理,将分散的果园打造成连片的“秋月梨种植基地”,还延伸出草莓、高端苹果、阳光玫瑰葡萄等多元种植,总面积超5000亩,形成“一主多辅”的特色产业格局。

“以前单打独斗,行情好时能赚点,行情差时就亏了;现在跟着合作社干,不仅有技术指导,还能借文化活动带流量。”种植户王秀华笑着说。如今,“享甜夏甸”区域品牌越叫越响,农产品不仅通过线下商超销往全国,还通过电商平台出口,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超万元,曾经的“薄利田”变成了“致富园”。村民们惊喜地发现,文化自信与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旋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曹孟村的秋月梨也随着“网红村”的热度走向了市场。

文旅融合“兴”乡村 绘就振兴新画卷

文化聚人气,产业结硕果。曹孟村没有止步于“种好果、演好戏”,而是探索“文化+产业+旅游”的深度融合路径:春季推出“梨花赏游+戏曲展演”套餐,游客可漫步花海听乡戏、品梨花茶;秋季打造“采摘体验+农事研学”项目,亲子家庭能亲手摘梨、学习果品分拣包装;村里还新建“芳甸欢腾 多彩夏甸”百姓文化大舞台,每逢节假日和农闲时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十里八乡的村民和游客都可以参与节目表演,身临其境感受新时代新农村的蓬勃朝气。

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化,曹孟村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全村道路铺设沥青,规划建设主题小公园,计划升级3公里采摘步道,开发“农耕体验园”,让游客来了“留得住、玩得好、带得走”。村党支部书记董韶飞说:“文化是乡村的魂,产业是乡村的根,只有魂根相依,乡村才能真正活起来、富起来。”如今,曹孟村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更足了,邻里矛盾少了、参与集体活动的多了,“好家风故事会”“最美庭院”评选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乡风文明之花越开越艳。

从文化沉寂到戏声满村,从零散种植到产业集群,夏甸镇曹孟村以文化为笔、产业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布上绘出了亮眼答卷。未来,这个小乡村还将继续深耕“文化+产业”模式,让梨园更“甜”、演艺更“火”、游客更多,朝着“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目标稳步前行,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而梨花香演艺苑在村歌大赛中的夺冠,正是这篇答卷中最动人的音符——它不仅唱响了新时代农民的文化自信,更印证了“文化兴则乡村兴”的发展真谛。

看更多招远事

文末可以写留言评论

来源:倾听江村夜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