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输不起,是输得太离谱,像学霸期末考了个59,还写在答题卡背面。
“4比11,2比11,世界第九被世界第三十剃了个板寸。
”
昨晚刷到这条比分,手机差点掉火锅里。
不是输不起,是输得太离谱,像学霸期末考了个59,还写在答题卡背面。
现场镜头扫过去,陈熠的手一直在抖,发球前拍子蹭裤子,蹭了三次,像在擦汗又像在擦手汗。
对面韩莹,三十三岁,德国削球老妖,球拍一抬一落像在给节奏打拍子,慢得让年轻人更慌。
第一局陈熠想抢攻,结果一板抡空,球直接砸自己台角,观众席“噫”了一声,她脸瞬间通红。
第二局更惨。
韩莹把球削得又低又转,陈熠越拉越高,最后干脆拉飞。
2比11那分,她回球下网后愣了两秒,像没搞懂网子为什么突然变高。
镜头切到教练席,马琳把战术板往桌上一拍,塑料笔弹出去老远。
同一天,王艺迪也被迪亚兹掀翻。
五局大战,决胜局9比11,最后一个球王艺迪直接发了个自杀下旋。
赛后采访,她憋半天说了句“脑子嗡嗡的”,翻译都省了,谁听不懂。
孙颖莎和王曼昱在后台看直播,一个啃香蕉,一个捏手指。
莎莎说:“我当年也崩过,2019年世界杯被伊藤追到决胜局,腿软得想上厕所。
”
曼昱补刀:“我崩得更早,2018总决赛一轮游,回酒店把拍子摔成三截。
”
说完俩人相视一笑,像在说:崩完还能站起来,才算数。
其实队里早给年轻人配了心理老师,每周一次沙盘游戏,据说能释放压力。
但沙盘里摆的小人儿是Q版樊振东,陈熠摆完又偷偷把“自己”放他对面,老师记笔记:攻击性过强,需引导。
现在看来,引导得还不够。
韩莹赛后采访很“德国”:“我研究了她正手漏洞,像补袜子,一针一针补到最后一针。
”
记者追问怕不怕排名差距,她耸肩:“排名只是Excel表格,比赛是Excel表格的葬礼。
”
这话够狠,也够真。
教练组连夜开会,据说准备搞“魔鬼主场”模拟——把场馆灯光调暗,观众录音循环播放“陈熠加油”和“陈熠漏油”,再随机放手机闪光灯。
听起来像整蛊节目,但李隼说:“不提前吓尿,真上场就尿裤。
”
输完第二天,陈熠五点自己去球馆,对着发球机练正手短球。
球机吐球太快,她干脆关掉,徒手把球往墙上扔,再接住,像在跟墙打乒乓球版“拍手背”。
墙上那张A4纸写着“别急”,被汗水打湿,字糊成一片。
欧洲选手这两年确实难缠。
韩莹之外,葡萄牙的付玉、罗马尼亚的萨马拉都在进步,削球结合反攻,像老式诺基亚装了5G芯片。
国乒再拿“技术碾压”当万能钥匙,门可能打不开,反而把钥匙拧断。
说到底,技术可以练,心态得磨。
磨得够狠,才能把“世界第九”的壳子磨掉,露出“陈熠”两个字。
下次大赛,如果她还是紧张,就想想昨晚那个摔断的拍子——拍子能断,人不会。
你觉得陈熠多久能缓过来?
评论区聊聊你见过的“心态崩了名场面”,一起攒点回血经验。
来源:温柔加菲尔德1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