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胰腺癌患者蹲在医院走廊痛哭半小时后,偶然了解到AI制药技术,从此人生轨迹发生改变——这不是科幻电影情节,而是正在发生的医疗革命。
一位胰腺癌患者蹲在医院走廊痛哭半小时后,偶然了解到AI制药技术,从此人生轨迹发生改变——这不是科幻电影情节,而是正在发生的医疗革命。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米斯·哈萨比斯宣布,AI技术很快将把新药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到数月甚至更短。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实验室和医院里,AI正在悄然改写癌症治疗规则。
AI设计的抗癌药物抑制率超过90%,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从平均12个月延长至38个月,这些曾经不可思议的数字正成为现实。
01 患者亲历,从绝望到重获希望
“这种类型目前没有靶向药,只能先试试化疗。”当医生拿着胰腺癌诊断报告说出这句话时,患者阿春蹲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哭了半小时。
化疗前的周末,阿春躺在病床上刷手机时看到一条新闻:“AI 42天造出能打5种癌细胞的新药,抑制率超过90%!”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怕不是科幻片吧?”
直到他看到病友老陈的变化才改变了想法。老陈比他早半年确诊,参加了一个AI药物的临床试验。“以前脸色蜡黄,现在居然有了血色,说话也有力气了。”老陈指着手臂上的留置针说。
02 AI如何成为“药物设计师”?
AI如何实现药物研发的加速?医生们解释道,AI就像一个特别聪明的“药物设计师”:先分析每个人的基因突变数据,就像给癌细胞“拍照片”,然后计算机模拟出最能“抱住”癌细胞的分子结构。
以前为什么某些癌症如KRAS突变没药可治?因为它的结构太光滑,传统药物就像手心里抹了油,根本抓不住。
现在AI用一种叫Transformer的模型,把KRAS的结构“扫描”了个遍,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小凹槽”,然后用量子计算设计出能卡在凹槽里的分子——就像在光滑的玻璃上找到一个小裂缝,把钉子稳稳地钉进去。
03 癌症变慢性病,AI正在实现医学预言
传统化疗如同“地毯式轰炸”,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摧毁正常细胞。而AI驱动的动态治疗系统,能根据患者实时生理数据,每72小时优化一次治疗方案。
晚期肺癌患者通过“免疫-靶向联合疗法”,生存期从平均12个月延长至38个月,副作用降低60%。这种“私人订制”的治疗模式,正在颠覆百年医疗传统。
更神奇的是,AI能同时设计“一串钥匙”,比如能对付5种KRAS突变的药物,不管癌细胞是G12C还是G12D突变,它都能“对症下药”。
04 早筛技术,AI如何提前发现癌症
AI在癌症早期筛查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院长徐仲煌介绍,很多肿瘤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阿里巴巴达摩院研发的胰腺癌早期检测模型PANDA,判断存在病变的准确率高达92.9%。该模型已在丽水两家试点医院开启使用,累计筛查超过7万多名患者,成功识别出90例胰腺导管癌患者和200多例胰腺癌前病变病例。
在食管癌筛查中,与传统多癌早筛技术(MCED)在食管癌Ⅰ期敏感性12.5%和Ⅱ期64.7%相比,AI模型在Ⅰ期的敏感性达到59%,Ⅱ期达到90%,并保持了99.1%的特异性。
05 患者受益,真实世界中的AI医疗应用
AI医疗技术不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2025年2月,阿里巴巴“医疗AI多癌早筛公益项目”在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等机构部署。
“项目在4个月内筛查超5万人次,筛查病种包括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其中发现的145例癌症病变已被临床证实。”达摩院医疗AI团队负责人吕乐介绍。
通过结合大量历史数据和复杂算法,AI能从影像中提取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病灶信息。在繁琐的影像分析任务中,AI还能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减轻医生压力。
06 挑战与担忧,AI医疗的必经之路
作为患者,对AI制药技术肯定有顾虑。比如:AI算出来的药,会不会有看不见的风险?
在临床试验中,刚开始有几个病友出现了肝酶升高,大家都挺紧张。后来医生调整了用药剂量,指标慢慢就降下来了。
主治医生解释道:“AI能提前排除大部分无效或有毒的分子,但临床试验还是得一步一步来,就像盖房子,AI打好了地基,我们还得砌墙、装修,确保万无一失。”
另一个担心是价格。专家表示,因为AI把研发时间从几年缩短到42天,成本降低了70%,价格大概率会比传统靶向药便宜。而且国家医保谈判很给力,未来AI药很可能进入医保。
07 未来图景,AI如何彻底改变抗癌战争
哈佛AI实验室发现:令人类闻风丧胆的癌细胞端粒酶,竟是突破海夫利克极限的密钥!基因编辑机器人已实现“可控永生化”。
首批志愿者细胞分裂次数突破150次大关,当AI把癌症变成续命神器,我们该恐惧还是狂欢?
量子计算机模拟分子结构的速度是传统计算机的1亿倍,这使得AI在药物研发中如虎添翼。预计到2030年,AI将帮助人类实现“将癌症变为慢性病”的终极目标。
AI医疗时代已经到来。在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AI系统用2分钟完成了原本需要7分钟的宫颈癌细胞筛查,敏感度高达99.9%。
在基层医院,AI超声辅助诊断系统使甲状腺、乳腺结节的检出率提升至98.4%,漏诊率下降70%。
医生们的角色正从“疾病处理者”转变为“健康管理者”。AI将胸部CT诊断时间从7分钟压缩至2分钟,让医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
从绝望到希望,从绝症到慢性病,AI正在重新定义癌症治疗的天花板。
来源:小贾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