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00人眼睁睁看着柯克倒下,脖子像被拔掉塞子的水管,血喷得比麦克风还高。
“演讲台上还在讲‘证明我错了’,下一秒子弹替他盖了章。
”
3000人眼睁睁看着柯克倒下,脖子像被拔掉塞子的水管,血喷得比麦克风还高。
六名警察、四个保镖,全在找枪声方向,可130米外那栋楼顶上,凶手已经收枪走人。
凶手不是陌生人,是隔壁雪松城来的大学生泰勒·罗宾逊,22岁,心理学专业,上学期刚退掉一门“枪支与社会”的选修课。
他爸报警时只说了一句:“我儿子昨晚说要去‘让世界安静’,我以为他开玩笑。
”
警方在林子里找到那把老步枪,裹着超市塑料袋,子弹壳上刻着“they/them”,像故意把靶子往跨性别议题上引。
可泰勒的社交账号里,点赞记录从极左到极右来回横跳,像精神分裂的投票机。
心理医生说,他去年确诊过边缘型人格障碍,药没吃完就停了。
柯克死前一周刚发推:“如果校园禁止合法持枪,下一个被枪指着的会是谁?
”底下两千条骂战,一半骂他纳粹,一半喊他救世主。
现在这条推文被截图成黑白,成了他的遗言。
特朗普在葬礼上没哭,只说:“他们用子弹封我们的嘴,我们就用选票让他们闭嘴。
”现场掌声混着嘘声,像两股电流短路。
FBI悬赏10万,三天收到3000条线索,一半是“我邻居长得像凶手”。
最魔幻的是犹他山谷大学,案发48小时就宣布新增“狙击手观察哨”预算,学生却排队申请在家上网课。
一个女生在TikTok说:“我不想死在证明谁对谁错的课堂上。
”视频播放破千万,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辩论课该教怎么躲子弹。
”
枪支店老板说,柯克死后一周,AR-15销量涨了40%,买枪的人排到店外,一半说“怕左派”,一半说“怕右派”。
店员偷偷嘀咕:“他们到底怕谁?
怕彼此吧。
”
泰勒的室友爆料,案发前夜两人打《使命召唤》,泰勒选了狙击位,连赢三局后突然说:“游戏里爆头没声音,现实里应该也一样。
”室友以为他在讲冷笑话,现在想起来,那可能是预告片。
专家忙着分析“政治暴力螺旋”,普通人只记得一个细节:柯克倒地时,手里还攥着写着“证明我错了”的提示卡,血把字迹泡成了红墨。
没人再去证明谁对谁错,大家只想知道,下一场演讲,安保会不会配防弹玻璃。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