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男子吃非那雄胺治前列腺增生,1年后肾衰竭,医生:犯了4个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4 13:21 1

摘要:你可能会想,这药不是治前列腺增生的吗?怎么吃着吃着把肾给吃坏了?还是他本身体质特殊?吃药怎么能吃出肾功能衰竭这么大的事?更离谱的是,医生还说他犯了4个错。

50岁,正是刚开始享清福的年纪。

可偏偏这个时候,身体开始“掉链子”。尿不干净、夜里频繁起夜、尿流变细,这些事开始频繁出现,男人的尊严也像水龙头一样,一点点“滴”没了。

这时候,有人告诉他,这叫前列腺增生,不是什么大病,吃点药就行。于是他找来了药——非那雄胺。听说这是“专门治这毛病”的,吃的人不少,效果也挺好。

你可能会想,这药不是治前列腺增生的吗?怎么吃着吃着把肾给吃坏了?还是他本身体质特殊?吃药怎么能吃出肾功能衰竭这么大的事?更离谱的是,医生还说他犯了4个错。

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药物的理解,停留在“治什么病吃什么药”这个层面。但身体不是机器,药物更不是万能钥匙。拿错钥匙,轻则打不开门,重则把锁拧断,甚至把门框都拆了。

前列腺增生的确是多数中老年男性的“标配”。尤其50岁往后,每10个人里可能就有一半以上有轻重不同的症状。它不会直接带来生命危险,但日积月累的折磨,确实让人身心俱疲。

非那雄胺这种药,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它主要是通过抑制一种叫做5α-还原酶的酶,来减少体内的双氢睾酮,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听起来合理吧?但问题就在这里——它不是“缩前列腺”的灵丹妙药,更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保健品。

这位50岁男子的问题,不在于吃了非那雄胺,而在于他吃得太随意。他不去医院,不看医生,不做检查,甚至连肝肾功能有没有问题都不知道。凭着“一听说有效”就吃下去,吃了一年。肾说,“我不干了”。

肾功能不是一下子就坏掉的。它像个沉默寡言的员工,再累也不吭声。但长期吃药,尤其是代谢负担重的药,又没有做任何监测,就等于每天都在给肾脏增加“加班”。这不是任劳任怨,这是慢性透支。等有一天它真的“辞职”,你连补救的机会可能都没有。

药物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吃下去就完事了。药物进入体内后,要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这一套流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出大事。

非那雄胺这种药,虽然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但也会对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当已有基础性肾病的人还在持续服用时,风险会被放大。

药物副作用这事,大家都知道有,但往往都觉得“那是别人的事”。其实不是。副作用这种东西,不是“万中无一”的概率游戏,而是“你体质合适的时候,它不出现;你体质不合适,它就来敲门”。

尤其像非那雄胺这种影响激素代谢的药,不仅可能影响肾功能,还可能带来性功能障碍情绪波动、甚至乳腺发育等你想都没想过的问题。

这位50岁男子的第一个错,是擅自用药。他根本没做系统检查,也没有评估身体是否适合长期服用。第二个错,是没有定期复查。吃了一年,他连一次肾功能检查都没做。

第三个错,是把药当成了保健品,一吃就是一年,毫无节制。第四个错,是忽视身体信号。早期出现的疲倦、浮肿、尿量变化,他都当成“小毛病”,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慢性肾病往往隐匿性极强,很多人发现的时候,已经进展到中晚期。等到尿蛋白、肌酐升高,很多损伤已经是不可逆的。更别提如果进一步发展成尿毒症,那就不是吃药控制这么简单的事了。

肾脏是沉默的器官,它不像心脏那样一出问题立刻报警,也不像胃那样一不高兴就吐酸水。它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承受,直到承受不住。你以为的“没事”,其实只是它还没来得及喊疼。

中老年男性的健康观念,有时候真需要“重装系统”。不是说你不重视,而是你重视得不对。很多人一听药能治病,就觉得“吃一点不碍事”,甚至“长期吃更有效”。但真正的健康,不是靠“吃药”吃出来的,而是靠“管理”管出来的。

合理用药,不是懂药理,而是懂得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不该吃、吃多久、吃完之后要不要复查。这些都需要专业判断,不是你在药店听几句就能决定的。

身体代谢能力是会变化的。年轻时你能扛得住的药,五十岁以后未必还能扛得住。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基础的群体,身体本来就处于“亚健康”状态,再随意吃药,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健康监测这件事,很多人觉得“麻烦”、“浪费钱”。但你想想,一年一次的体检,可能花不了你吃一年药的三分之一,却能帮你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更大的损失。值不值?

非那雄胺不是坏药,它的确有明确的适应症,也有科研数据支持它的作用。但它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万能药”,更不是“多吃多好”的保健品。

用药之前,应评估风险;用药过程中,要定期复查;用药之后,要注意身体反应。任何一步掉链子,都有可能把你推向深渊。

肾衰竭不是吃某种药就一定会得,但“错误吃药”确实会增加风险。这不是恐吓,而是血淋淋的现实。你不当回事,它就会让你付出代价。

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比吃药更重要。很多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症状,是可以通过控制饮水时间、规律排尿、避免久坐、适度锻炼改善的。不是说不能吃药,而是别把药当成万能解药。

最后你得明白,真正让人走向健康的,从来不是“某一粒药”,而是你对身体的尊重。你可以不懂医,但不能不敬畏它。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慢性肾病防治指南.2022年版.

[2]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列腺增生诊疗指南.2021年版.

[3]中国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说明书数据库.2023年更新版.

来源:湘珺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