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乌鲁木齐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有一股特殊的“超”力量正蓬勃生长,它不是来自高楼大厦的钢筋铁骨,也不是源于车水马龙的繁华喧嚣,而是蕴藏在“乌超”赛场上那9支热血队伍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呐喊之中。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陈彦仿 王畅彤
在乌鲁木齐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有一股特殊的“超”力量正蓬勃生长,它不是来自高楼大厦的钢筋铁骨,也不是源于车水马龙的繁华喧嚣,而是蕴藏在“乌超”赛场上那9支热血队伍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呐喊之中。
9月13日,在乌鲁木齐红山体育中心,2025年乌鲁木齐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揭幕战现场,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比赛。记者陈岩摄
9月13日,“乌超”开赛,走进球场,汗水与呐喊在尽情释放,绿茵场上的他们是一群因热爱而凝聚的足球逐梦者,他们跨越年龄的鸿沟、打破职业的界限,用热爱书写着属于乌鲁木齐的足球故事。
“乌超”的9支队伍,就像9幅风格迥异却同样鲜活的画卷,每一幅都描绘着不同群体对足球的执着。米东区代表队中,有学校老师,也有在校学生。最年轻的队员刚满19岁,他放下书包,奔向球场,球鞋上还沾着校园的尘土。
9月13日,在乌鲁木齐红山体育中心,2025年乌鲁木齐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揭幕战现场,球迷正在为球员呐喊助威。记者陈岩摄
52岁的个体户刘进酷爱踢球,30年前,开始创业的他因为对足球的热爱,组建起了米东区第一支足球队,随着球员力量的不断壮大,捷达通讯足球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此次的赛场上,他带着米东捷达通讯足球队11名球员站在赛场,这是普通市民对足球热爱的诠释,更是足球人心中有着永不磨灭的足球梦的表现。
刘进说:“我踢球快30年了,看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足球,我特别开心,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传给他们,让更多人感受足球的快乐。”
在观众席中,有曾经的梦想是当足球运动员的中年人,他们身穿有年代印记的球衣,表达着对足球一直以来的钟爱,他们总会激动地和年轻队员们击掌,眼角的皱纹里满是对足球的放不下。
9月13日,在乌鲁木齐红山体育中心,2025年乌鲁木齐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揭幕战现场,水磨沟区代表队(紫球衣)正在和天山区代表队(蓝白球衣)进行足球比赛。记者陈岩摄
“从小时候在小区草地踢球,到现在站在‘乌超’的赛场,足球早就成了我生活里离不开的伙伴。”米东区代表队球员董晓兵擦着额头的汗水,笑着说道。
而在水磨沟区的球队中,“年轻”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他们以“水与争锋锐不可当,水区逐冠势不可挡”为口号,不仅驰骋绿茵,同时践行着“体育为民”的理念,更与特色文化交相辉映,共同书写水磨沟区的青春与活力。
水磨沟区代表队的球员来自各行各业,有法院的书记员,在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后,还会精神满满地站在训练场。有餐厅的老板,在送走一桌一桌客人后,他带上踢球装备,打开自己的青春手册。新疆师范大学校足球队队长也是其中之一,代表着年轻和专业的他,在当天的赛场上,不断给对方施加压力。守门员是开干果店的老板,他希望“乌超”和新疆干果一样,感染力和传播力能走向全国。
队务是位美团小哥,平日接单奔跑在大街小巷的他,在足球场上,默默地服务于每位球员,为球员们递水、拿毛巾,做好一切后勤服务和联络工作。虽然没有上场展示,但对于足球的热爱并不比任何人少半点。他说,送外卖是为了生活,足球是为了热爱,两者都不能少。
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职业,让 “乌超” 的每一支队伍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在 “乌超” 的赛场上,没有输赢的绝对界限,只有热爱的无限延伸。每当比赛日来临,来自各行各业的球员们都会暂时放下工作和生活的琐碎,穿上球衣、换上球鞋,在绿茵场上尽情释放激情。无论是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早已步入中年的职场人;无论是教书育人的老师,还是守护城市的环卫工人,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足球追梦者,都有着一个统一的目标——为热爱而战。
乌鲁木齐城市足球的“超”力量,从来不是指多么高超的球技,也不是指多么辉煌的成绩,而是指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因足球而集结,因热爱而同行。他们用行动证明,足球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信仰。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乌超”的9 支队伍就像9束光,照亮了乌鲁木齐的足球之路,也温暖了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未来,这股 “超” 力量还将继续传递,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共同书写属于乌鲁木齐的足球传奇。
责任编辑:杨媛媛 审校:卢锡美
来源:小二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