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震撼餐饮界!开放全国370家后厨,创始人怒告罗永浩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4 08:43 1

摘要:“西贝100%没有预制菜!预加工不是预制菜!”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北京门店媒体见面会上情绪激动地表示。这位西北汉子前一天还在新疆旅游,看到热搜后立即飞回北京应对危机。

一场因预制菜引发的风波

正演变成中国餐饮行业的透明革命

“西贝100%没有预制菜!预加工不是预制菜!”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北京门店媒体见面会上情绪激动地表示。这位西北汉子前一天还在新疆旅游,看到热搜后立即飞回北京应对危机。

事件起因是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的吐槽:“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他还呼吁国家推动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微博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高达2367.6万,互动量1.7万。

贾国龙带着媒体记者来到罗永浩当时用餐的包间,手持消费小票,逐一回应质疑。“我们复盘了罗永浩来西贝吃饭时的菜品和接待服务,我们的总结是,做的饭中规中矩”。

罗永浩团队一行6人在西贝点了15道菜,其中2道菜点了双份。贾国龙透露,最后只有2道菜因为烹饪时间较长而没有吃完。

“走的时候员工询问罗老师吃得怎样,还说不错。”贾国龙对罗永浩餐后不发一言却在社交媒体发声的方式感到不解。

贾国龙详细解释了预制菜与预加工的区别:“预加工是提前加工,而预制菜是提前把它做成成品。按照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范围。

根据《通知》,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符合餐饮食品安全要求的,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贾国龙也举例说明:“馒头是在中央厨房做熟的,在国家标准中,主食类和面点类是允许在工厂做,再到门店加热,它不属于预制菜。”

当被问及是否会起诉罗永浩时,贾国龙态度坚决:“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他连用三个“一定”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贾国龙将罗永浩的“消费者身份”与“博主行为”进行了切割。“用户是用户,我感谢他来消费。但他的行为已经跨出了一个正常消费者的行为”。

他认为,正常消费者如果对菜品不满意,西贝有通畅的反馈和补偿机制。“我们承诺不好吃不要钱,你只要提出来,我们服务员可以麻利地给你退菜、换菜甚至免单”。

为自证清白,贾国龙宣布从9月12日开始,西贝全国370家门店将全部开放后厨[citation]。

消费者可以申请参观任何一家门店的厨房,观看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只需佩戴必要的防护工具。

与此同时,西贝还将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这不是固定套餐,而是罗永浩点过的菜品列表,消费者可以任意点选。

罗永浩在后续回应中强调:“预制菜是否卫生并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消费者的知情权。”

这代表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心声。从2022年开始,“预制菜”这个词几乎凡出现必上热搜,成为妥妥的“招黑”体质。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反感,主要集中在拒绝防腐剂滥用等“科技与狠活”以及价格偏高等方面。

事实上,消费者并不是完全拒绝所有预加工食品。像西兰花这类需要机洗才能干净的菜品,中央厨房洗净切好再配送,反而能降低药残风险。

西贝并非第一家因预制菜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餐饮企业,也不是第一家选择用公开透明来回应的企业。

去年4月,老乡鸡曾发布《老乡鸡致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公开信》,公开了菜品溯源、开通“厨房直播间”、公示正餐菜品加工方式分类。

在老乡鸡门店中,产品按不同颜色分别标识着“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的分类。这种透明做法获得了消费者认可:“只要明码标着,大家自由选择,挺好的”。

专家认为,西贝等大型餐饮企业应该多邀请意见领袖和消费者到后厨体验菜品制作,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食材选用。

截至发稿,西贝全国370家门店已全部开放后厨。

玻璃隔断后,厨师们正现场烹制菜肴,羊排在炭火上滋滋作响,莜面被手工搓成鱼鱼状。

店门口,“罗永浩菜单”已摆上展台:一行6人,15道菜,总消费830元。

消费者可随意点选同款菜品,也能随时进入后厨监督制作过程。这场因预制菜引发的风波,正在演变成中国餐饮行业前所未有的透明革命。

来源:深夜美食少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