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琳墓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现存最早的楷书作品。该墓志刻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由颜真卿时年33岁亲笔书写,撰文者为王琳之夫徐峤。墓志石灰岩质,高90厘米、宽90.5厘米,志文32行,每行32字,楷书工整,有浅界格
《王琳墓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现存最早的楷书作品。该墓志刻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由颜真卿时年33岁亲笔书写,撰文者为王琳之夫徐峤。墓志石灰岩质,高90厘米、宽90.5厘米,志文32行,每行32字,楷书工整,有浅界格。
此墓志的出土改写了颜真卿书法研究的早期脉络,此前学界普遍认为《郭虚己墓志》为颜真卿最早作品,而《王琳墓志》的发现将这一时间提前了9年。其书法风格清瘦秀逸,尚未形成成熟期“颜体”的浑厚特征,但已展现颜真卿早年博采众长的创作轨迹,部分笔画已隐约可见厚重感的萌芽。
相较于近十年后书就的《郭虚己墓志》,此时颜真卿的书法尚未自成一家,笔法尚显驳杂,字里行间仍可窥见王羲之的沉稳端庄、虞世南的冲和内敛,以及褚遂良的灵动秀逸之风。其中,虞世南书法所蕴含的温润儒雅之气尤为显著,在颜真卿此时的笔触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记。
以下举几个单字作为例子,左边为颜真卿《王琳墓志》,右边为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年轻时的颜真卿广纳百家之长,虞世南无疑是他重要的滋养源泉,他将虞世南楷书中舒朗的结字以及圆润的笔法融入自己的笔墨实践。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书法表现力,更为其日后独树一帜、开创出雄浑壮阔的“颜筋”颜楷风格,铺设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石。尤为难得的是,彼时的颜真卿三十出头,他并未急于求成、过早确立个人风格,而是沉心静气,深入研习前人经典,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敬畏与执着,成就其后来成为一代书法大家的重要内因。
来源:茶眼看陕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