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人上清北,他却选了新大学!一开口全场红了眼眶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4 23:13 1

摘要:福耀科技大学明德堂内,灯光柔和地洒落在讲台上。朱星翰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发言稿,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台下——第三排那个熟悉的身影让他心头一暖。高中班主任李老师正举着一本边缘已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还贴着他高中时手绘的太阳能板草图。那一刻,他握话筒的手紧了紧,声音却愈发

福耀科技大学明德堂内,灯光柔和地洒落在讲台上。朱星翰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发言稿,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台下——第三排那个熟悉的身影让他心头一暖。高中班主任李老师正举着一本边缘已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还贴着他高中时手绘的太阳能板草图。那一刻,他握话筒的手紧了紧,声音却愈发沉稳:“我的母校郸城一高,今年有52位同学考入清北。但今天,我想说说我为什么选择福耀科大。”

李老师悄悄抹了抹眼角。他仍记得两年前那个寒冷的晚自习,朱星翰蹲在教室后门,手里攥着一块拆得零散的旧电路板,抬头问道:“老师,能帮我找本材料学的书吗?我想试试改进太阳能板的隔热层。”那时学校刚建好新实验室,敢于在课余时间“折腾”的学生并不多,朱星翰却是例外。他常常一留就到深夜,李老师便也陪着他,有时还悄悄从办公室捎来热水壶,看他专注地用焊枪将零件一点点拼凑起来。

高考放榜那天,李老师第一时间把朱星翰喊到办公室。屏幕上显示着清华、北大招生办的联络方式。“你的分数报清华材料系,有八成把握。”李老师语气坚定,手指向电脑里正在草拟的喜报,“今年我们学校有52个清北名额,你若去,就是第53个。”朱星翰沉默片刻,掏出手机,播放了一段福耀科大的宣传视频——画面中一位院士手持陶瓷样品说道:“这种材料耐高温,若能结合太阳能技术,效率可提升三十个百分点。”李老师凝视屏幕良久,最终拍了拍学生的肩膀:“你若真心想去,老师不拦你,但得好好跟家里沟通。”

回家的路,那天显得格外漫长。父亲是工地木工,母亲在超市理货,家里存折的每一笔进账都标注着“星翰学费”。晚饭时,父亲将存折推到他面前,封皮已被摩挲得发白:“我跟你妈攒了三年,这钱够你上985。可福耀科大才刚招生,连一届毕业生都没有,你以后找工作怎么办?”母亲没有说话,只是不断把菜里的肉夹到他碗中。深夜,他辗转难眠,却见客厅的灯还亮着——母亲正一针一线缝着他的行李箱内衬,上面绣了个小小的太阳图案,旁边塞了张字条:“妈当年没勇气读师范,你既有选择,就别怕。”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高考后的某个清晨。他曾在福耀科大公众号留言,请教太阳能板隔热的相关问题,没想到清晨七点就接到张院士的电话。对方是研究陶瓷材料的专家,语气里满是鼓励:“你想加陶瓷隔热层?思路非常新颖!我发你一篇论文,我们进一步讨论。”视频通话中,张院士一边在纸上勾勒示意图,一边说:“如果你来我们学校,实验室有专业设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一起推进。”挂掉电话,朱星翰抱住母亲哭了——那是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折腾”被人真正理解和认可。

9月6日,他带着母亲缝制的行李箱登上开往福州的高铁。刚出站,就见到一位穿浅蓝色衬衫的人举着接站牌,上面工整写着“朱星翰同学”——原来是张院士特意委托助手王教授前来迎接。王教授自然地接过他的行李,又从包中取出一本旧书:“张院士说你热衷材料学,这是他读博时期的研究笔记,里面记载了不少陶瓷与新能源结合的设想。”去学校的车上,王教授还笑着说,食堂专门增设了胡辣汤窗口,“张院士嘱咐过,河南孩子爱吃辣,得多备辣椒油。”

走进宿舍,朱星翰在入学礼包里发现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院长亲笔信,附有一张实验室预约单:“得知你关注太阳能与陶瓷材料的结合,下周一九点,实验室302已调试完毕,门口贴有你的名字。”当天下午,王教授带他参观设备,指着一台银色仪器说:“这是为新生准备的实验机,有想法,随时来用。”

开学典礼上,朱星翰分享了自己的心路:“52个清北名额固然耀眼,但我更难忘高中实验室里焊枪烫伤手时,李老师为我涂药的画面;也难忘张院士说‘你的想法值得尝试’时的目光。人生从不该只有一条路,追随所爱,才算真正活过。”他看到台下父亲举着手机录制,眼眶发红——前一天父亲还发来消息:“我问了工地的技术员,他说陶瓷加太阳能是前沿方向,儿子,好好学。”

如今,朱星翰常给李老师发去实验室的照片:有时是调试设备的场景,有时是与张院士讨论的侧影。李老师把这些照片贴在教室后方,附上一行字:“光芒不独属于清北,敢于为热爱出发,自己便是光。”上月,朱星翰收到李老师消息,说一名学弟也想投身新能源研究,希望他能给予指导——他立即回了一封长信,附上自己早年绘制的研究草图,就像曾经李老师帮助他时那样。

朱星翰的故事并非什么“放弃清北”的冒险剧本,而是一个平凡少年被身边人的温暖托举,一步步靠近梦想的经历。你是否也曾遇到过那样的时刻?有人在迷茫时对你说“别怕,我帮你”,也有人在你选择小众道路时坚定地支持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那些托举你前行的人和事,或许你的故事,也会成为别人的一束光。

来源:千山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