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餐厅好像就跟“营销”这个词语强挂钩了,在主流观念下,不会搞营销约等于开不好一家店,什么“酒香也怕巷子深”、“得流量者得天下”,“光有产品不会吆喝就是死路一条”,乍听起来,似乎无比正确,加上碎片化信息的反复洗脑,越来越多的人不假思索地认
继续吕老板的分享: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餐厅好像就跟“营销”这个词语强挂钩了,在主流观念下,不会搞营销约等于开不好一家店,什么“酒香也怕巷子深”、“得流量者得天下”,“光有产品不会吆喝就是死路一条”,乍听起来,似乎无比正确,加上碎片化信息的反复洗脑,越来越多的人不假思索地认为,“营销”大过天。
生意不好的老板觉得自己生意不好是因为自己不会搞营销,会搞营销的异业人士又觉得,开餐厅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降维打击,不亚于三体人看待地球人。在他们眼里,传统的餐饮人都是土鳖,完全搞不懂现在的互联网流行什么样的打法。
把流量搞一搞,开出一家生意火爆的餐厅有什么难!产品?产品有那么重要么,不难吃就行。服务?要什么服务,我有流量,供不应求,哪有时间追求服务。环境?这个还是得重投,逼格很重要,怀旧风,国潮风,废墟风,山野风,什么风大就跟什么风。
拍照打卡,引领风潮,我就是这个城市最靓的仔。
你说低价引流没利润,服务缺失没复购,产品难吃没口碑,害,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的就是这个。你们这帮老餐饮人不懂,你们过时啦。我的店门庭若市,天天排队。
那些死守着产品,不拍抖音,不玩大众点评霸王餐,不引导小红薯种草的店,门可罗雀。你跟我说我不对?要跟上时代,不然落后就要挨打。
这段话,是我一个三个月亏掉了七十万的师弟,在试营业期间得意洋洋的跟我说的一段原话。
当时的我,被怼的哑口无言。经营店铺十六年,我也变成了年轻人口中“守旧”的腐朽餐饮人。
是啊,我也不拍抖音,也不搞套餐,不做外卖,也不请达人探店,好像是有一点跟时代脱节了。
可他们没想过,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做好餐饮,其实是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
我并不是排斥互联网。
2009年刚开始做鸡煲的时候,我也用新浪微博进行宣传,不过那时候营销味儿没那么重,我们通常称之为“搞个活动”。
转发抽奖活动,节假日送菜品活动,反响热烈,效果也不错。客人享受到了占点小便宜的乐趣,门店也收获了客流增长带来的营业额提升。
可我一次也没听过顾客说,是因为我活动搞得好来消费的。
他们来,就是奔着上次打动过他们的鸡煲来的:新鲜,量大,实惠。
头些年也没啥服务,店小,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半用。也有人说我们服务不好,也没说错。忙起来的时候的确很难在当时的人力情况下提供良好的服务。
搬到现在这个店之后,随着人员的增加和经营理念的进步,服务才慢慢变成除了产品之外的另一个让顾客频繁复购的点。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店,是2020年开的。
我认真回忆了一下,好像有且仅有的一次线上宣传是腾讯的朋友圈广告,也是开了一两年之后,基于聊胜于无的心态,投了两千五百块钱试试水。
具体给店里带来了多少成交,已无从考证。
当然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如今的线上营销,无论是播放量,点赞数,评论数,浏览量,曝光量,套餐,团购,代金券的成交量,都有据可循。
这就是所谓的“明流”,明面上的的流量。
做外卖那几年,天天都盯着数据:进店转化率,下单转化率,好评数,差评数,及时回复顾客信息达标率,自然流量占比,付费流量占比,等等等等。
如同现在被困在算法里的外卖小哥和滴滴司机一样,整个人生都被束缚住了。
那些2%的下跌或者5%的上升,现在看来,毫无意义。
在我眼里,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是,且应只是“工具”。
是帮我们门店锦上添花的工具。好用就用,不用也照样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我们是活生生的餐饮人,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地被平台变成“工具人”。
就好像绝大多数人没想清楚的一个概念,短视频平台出售的其实是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时间。
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我们被“无偿的剥削“却不自知,甚至乐在其中。挺可怕的,不是吗?
因为属于我们个体的生产资料有且只有时间啊。说的直白点,是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可能很多人会说,平台给你带来了曝光,带来了生意。
是的呀,但我们也给了平台佣金,它只不过是我们做生意的手段和技巧之一。
新店前期可以用,用好了就能快速的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用心制作的美食,用心构思的服务。
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考量,我更加推崇的是穿过顾客心间的暗涌。
与明流对应,也可称之为“心流”。
很多人想做网红餐厅,而我想做成的是口红餐厅。
一家能穿越历史周期,人们口口相传的餐厅。
古话说得好,一传十,十传百。即使没有明确的数据可循,但你自己的内心是知道这件事一定在发生着的。
好吃的东西是具有传染性的,因为分享美食是我们骨子里的天性。
譬如你机缘巧合吃到一家好吃的餐厅,你会不会想分享给家人、亲朋、好友?
虽然绝大多数人吃到好吃的不会掏出手机,拍照留言给个五星好评。
但是,“走,我带你去吃一家汤好喝,鸡也好吃的鸡煲店”这种行为总是会自然而然产生。
所谓记忆深刻,就是我们用与众不同的产品、暖人心窝的服务、干净明亮的用餐环境,在顾客心里刻下的划痕。
你毋需质疑,因为我已经践行多年,而且持续收获到了正向反馈。
如同今年的荔枝季,我给每桌顾客免费赠送一斤带着露水,当天清晨摘下的荔枝时,顾客脸上泛起的笑容,以及愉悦地道一声谢谢的情形,让我分明地感觉到了,那一股能打动人心的暗涌,已经静悄悄地,在此时此刻,像湖中的涟漪,传播了出去。
来源:开店笔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