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争下的反击:中国对美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07:32 2

摘要:一款美国模拟芯片的价格从70元暴跌至几分钱,这不是技术进步的胜利,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价格战。中国半导体行业正在正面回应这种“高端封锁、低端倾销”的策略。

一款美国模拟芯片的价格从70元暴跌至几分钱,这不是技术进步的胜利,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价格战。中国半导体行业正在正面回应这种“高端封锁、低端倾销”的策略。

9月13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项调查源于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7月23日代表国内产业提交的申请,指控美国芯片制造商以不公平的低价在中国市场销售产品。

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间,这些自美进口的模拟芯片数量累计增长37%,价格却累计下降52%。

这种倾销行为严重压制了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使本土企业的利润率跌破5%,甚至迫使一些企业削减研发投入。

01 调查核心:两芯片类型,四大美企

此次反倾销调查主要针对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通用接口芯片用于连接各类设备、系统或组件,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信号转换。具体包括CAN接口收发器芯片、RS485接口收发器芯片、I2C接口芯片和数字隔离器芯片等。

栅极驱动芯片则用于增强控制器的栅极控制信号输出,控制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导通和截止,包括低边栅极驱动芯片、半桥/多路栅极驱动芯片和隔离栅极驱动芯片。

这些产品被指控对美国四大芯片巨头最为有利:德州仪器(TI)、亚德诺(ADI)、博通和安森美。数据显示,这四家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年均份额高达41%,形成明显的市场支配地位。

02 数据背后:价格战与生存危机

申请文件披露,美国企业对华出口的模拟芯片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其中部分型号的价格甚至从70元暴跌至几分钱,严重挤压了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从进口量来看,涉案产品的合计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2022年至2024年间,从11.59亿颗增至15.90亿颗,三年累计增长37%。

这种低价倾销策略严重抑制了国内产品的价格,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已发表声明,支持商务部依法开展调查工作。

03 国产芯片的艰难成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35%。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1953亿元,其中来自美国的占比约55.6%(1074亿元)。

然而,国内自给率仅约16%。2024年,通用接口芯片中国总产量约为5.2亿颗,总需求量约为24.8亿颗,进口依赖度极高。

栅极驱动芯片的情况更为严峻,24年中国总产量约为6.6亿颗,总需求量约为10.6亿颗,自美进口比例高达97%以上。

尽管如此,国内模拟芯片行业已开始复苏。2025年上半年,A股模拟芯片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4倍,34家模拟芯片上市公司中,6成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

04 国产替代的机遇与挑战

反倾销调查将为国内企业赢得宝贵的发展窗口期。若最终裁定征收反倾销税(预计税率15%-30%)和反补贴税(预计税率20%-25%),将显著削弱美系产品的价格优势。

东吴证券分析认为,反倾销将使得海外模拟公司出让广阔市场,催生国产替代大级别行情。中性测算,反倾销将使得中国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市场分别扩张至3.3、1.6倍。

乐观情况下,这两个市场可能分别扩张至13.4、8.8倍。预计到2029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3346亿元,2025-2029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为11%。

05 江苏企业的地域优势

本次反倾销的申请人为“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这并非偶然。多家国内模拟芯片企业位于江苏,且大多数此前均受TI价格战影响。

从地域上看,后续反倾销调查咨询企业或偏向于**江苏模拟企业,如纳芯微、思瑞浦、芯朋微、帝奥微、力芯微等。

这些企业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纳芯微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达79.49%,连续5个季度单季收入创历史新高。

杰华特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87亿元,同比增长58.2%,创下公司半年业绩的历史新高。

06 产业链影响与全球格局

模拟芯片是电子设备的“血液”和“神经”,负责处理连续的模拟信号(如声音、温度、压力),实现电能的管理、变换、分配以及信号的放大、转换和传输。它是**连接真实世界与数字系统的桥梁。

此次反倾销调查影响的范围极广,尤其是工业、汽车和通信领域。通用接口芯片主要用于通信/工业/汽车系统中,栅极驱动则与新能源领域+电动车领域高度相关。

新能源汽车单车模拟芯片用量激增至300颗以上,是传统汽车的数倍,用于电池管理、车载娱乐、驾驶辅助等系统。

同时,工业控制与AIoT(5G基站、智能电网、自动化工厂、人工智能物联网设备)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模拟芯片需求旺盛。

07 调查进程与未来展望

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调查自2025年9月13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利害关系方应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向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登记参加本次反倾销调查。调查过程中,商务部可以采用问卷、抽样、听证会、现场核查等方式了解情况。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此次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这也是对美国“高端封锁、低端倾销”战略的正面回应。

调查启动后,德州仪器(TI)和亚德诺(ADI)等美国芯片巨头的股价应声下跌。这两家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极高,2024财年来自中国的收入分别约为30亿美元和21亿美元。

国内模拟芯片企业却在迎来曙光。纳芯微、思瑞浦等公司的毛利率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商务部调查不仅关乎市场规模的重分配,更关乎中国在半导体这一战略产业中能否夺回发展主动权。

来源:军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