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新书 | PPE入门书——《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导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5 08:02 1

摘要: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简称“政经哲”或“PPE”)专业被誉为人文社会科学最顶尖的专业之一。该专业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近百年来已培养出大量国际政要、业界精英和杰出学者。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相继设立PPE专业,

让书香与您常伴

《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导论》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简称“政经哲”或“PPE”)专业被誉为人文社会科学最顶尖的专业之一。该专业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近百年来已培养出大量国际政要、业界精英和杰出学者。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相继设立PPE专业,使其成为培养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人才的重要载体。

《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导论》专为PPE专业学生编写,是一部系统性的入门教材。它由具有十数年PPE教学经验的资深学者执笔,真正实现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三大学科的融会贯通。其中文版的出版,更是填补了国内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的空白。本书以“理性经济人”为核心,层层剖析“理性”“效率”等关键概念,进而阐释社会中的理性互动机制。此外,本书以清晰的图表展示推导过程,仅涉及少量数学符号,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可轻松阅读。

下文摘自本书“导论”部分,作者阐述了全书的整体框架与写作目标。

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哲学家既关注人们如何行动,也关注人们之间的互动。一种研究人们如何行动和互动的方法是诉诸心理和社会规律,这些规律让我们能够预测人们在特定情况下会怎么做。但我们想做的不只是预测别人的行为——我们想要理解人们的行为,将其视为一种可理解的行为方式。我们寻求对人们行为的真正解释和这些行为的正当性说明。

让他人变得可以被理解,和认为他人是理性的,二者紧密相连。的确,我们有时候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不理性,就像我们完全明白,比方说,为什么一个醉酒的人会接受一个危险且愚蠢的挑战。但通常,当我们面对简单的非理性行为时,我们无法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了解释行为,我们需要理解引发行为的选择。为了理解理性选择,我们需要理解促成这个选择而非其他选择的原因。有时,我们能够简单地理解别人的选择和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原因,有时这并非易事。

以最受尊重的苏格拉底为例。他选择喝下毒芹汁,而不是寻求流放或逃离,我们从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为了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我们不能仅仅看他的选择(喝下毒芹汁),还需要看到他做出这个选择而非其他选择的潜在原因。通过阅读柏拉图的《申辩篇》和《克力同篇》,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苏格拉底会将自己的死视为对自身正直和价值观的肯定,而我们至今仍然尊敬的,正是他对于这些价值观的奉献和进行哲学思考的勇气。

苏格拉底之死

对理解理性以及理性选择和理性信念如何解释和证明人们行为的关注,处于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三大学科的核心交叉点。对于这些问题,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了最为精妙优雅的理性选择模型。从一组简单的构建模块出发,我们能够构建关于个体,然后是策略选择的模型。通过做出一些其他假设,我们可以继续拓展这个模型,来分析集体和政治选择。在此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关于理性地位和关于人类本性的潜在经济模型的哲学问题。人们通常认为,理性的经济模型建立在一种狭隘的观念上,即认为人类是自利的,甚至是“贪婪的”,而这一假设即使在经济学范畴适用,也不适用于政治学和社会哲学。反过来,经济学家们也会好奇,想要知道为什么人类理性这个在某一领域中如此具有启发性的模型,当应用到其他领域中时却意外地不再适用。

人类理性的模型,即“理性经济人”,就是本书的核心。我们试图理解它,并判别其优点和缺点。一个人最终无论接受还是拒绝理性经济人在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中的普遍适用性,想要运用、回应或是挑战它的前提都是必须理解它。在本书中,我们相信一旦人们试图去理解理性经济人,就会发现一个远比许多经济理性的批判者和支持者准所认为的更为复杂的理性选择模型。作为经济学核心的理性行动者理论并不固然意味着“自利”或“贪婪”的消费者,这个模型涵盖广泛,包含多种多样的关注和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所有学习社会互动的学生,一定要了解研究社会的经济学路径的基本原理。PPE是一种整合的方式,通过使用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三个学科交叉的方法和途径,来理解我们共同的社会生活。我们视其为一项跨学科的努力,意味着PPE的学生需要从内部理解经济学和政治科学背后的理性经济型。但PPE是关于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哲学在其中意味着什么?这需要从两方面展开。第一,对理性行为主体的本质及其解释力的思考,本质上是具有鲜明的哲学特色的事业,这是对经济学的哲学思考。但第二点,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认为,道德和政治哲学本身就关注着这些问题:理性的人们如何互动?这些人在行动中是合作还是竞争?如果想要和平共处,人们是否需要一种“社会契约”?托马斯·霍布斯将人类视为策略互动中的理性行动者,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构建起他的政治哲学,我们在第五章中会看到,很多人认为可以用著名的囚徒困境来理解他的理论。但是霍布斯是最为明显的例子,实际上所有道德和政治哲学家们都一定会关注,作为一个理性行动者意味着什么,以及这样的行动者需要怎么做才能够合作共处,并遵守共同的规则。如果一个人没有理解理性经济模型和相关的研究社会互动的方式,那么我们不太相信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道德和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之所以能够进入当代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深刻掌握了研究社会的经济学方法方面的知识。罗尔斯在自己的作品中经常引用这些知识,但即使某些时候他并没有这么做,他做出的决定也有赖于对经济分析及其缺点的透彻理解。

因此,本书的目标,首先是向政治科学、政治哲学和更广泛的PPE学科的学生们介绍他们最感兴趣的研究社会的经济学方法。其次,我们要分析理性经济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它的前提和承诺。我们相信经济学的学生们会对第二项任务尤其感兴趣。在教授这些议题的这些年里,我们发现经济学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定理是熟悉的,尤其是将它们形式化之后,但往往并未反思其中的含义。当我们要求完成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学生,解释他们所说的“效率”“效用”或“成本”时,他们通常会回答说自己并没有真正思考过这些问题。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励他们去做这样的思考。

牛津大学是最早开设PPE课程的学府

在这本关于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导论性质的教科书中,我们尽可能避免出现两种极端。我们没有简单地陈述标准答案,而是努力去探索各种主张背后的推理过程,展示出我们认为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错误,并在一些具有争议的议题上提出立场,而这些立场是有根据的。当我们这么做时,会尽可能弄清存在分歧之处,以及我们为什么会采取这些立场。正因如此,我们所讲的内容会引起经济学学生,以及哲学和政治学研究生的兴趣。此外,我们也试图让非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读懂这本书。首先这意味着,我们会对主要议题进行概述,并陈述我们认为的标准答案。其次这意味着,除了一些基本代数以外,我们不会用到数学。在需要给出形式化观点的地方,我们会用图形或简单的符号表示,并在文中给出说明。本书不要求读者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尽管对于一些曾经上过基本经济学课程的同学而言,阅读本书无疑会有更大的收获。

通过本书,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们认为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为什么PPE作为一个整合性的学科路径对理解个人理性和社会生活都十分关键。但是,即使有持不同意见的读者,比如认为理性经济人和形式化模型在政治学和心理学中并不具有普遍相关性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他们对于经济路径的不适应性也能够有更好的认识。

新书上架

《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导论》

本书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的入门参考书,通过使用横跨这三个学科的方法,阐明研究社会的经济学路径的基本原理。本书以“理性经济人”为核心,探讨了“理性”“效率”等关键概念并澄清了相关的误解,进而提出对社会中的理性互动的解释,重点分析了博弈论的基础形式及进阶主题。同时,本书还讨论了社会规范如何影响理性行动、集体选择如何形成社会决策等问题,充分展现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的整合性学科路径对于理解个人理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本书不要求读者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但基础的经济学理解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作者简介】

杰拉尔德•高斯,曾是亚利桑那大学詹姆斯·罗杰斯哲学教授,政治经济学与道德科学系主任。

约翰•思拉舍,查普曼大学哲学系和史密斯政治经济与哲学研究所副教授。

【译者简介】

段海燕,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型国家、族群政治和公共安全研究等,研究成果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比较政治学研究》(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国际研究季刊》(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中国评论》(China Review)等国内外期刊。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理性

理性与选择

什么是理性?

行动和目标

从理性选择到理性经济人

结论

第二章 序数效用理论

构建模块

偏好

思考、行动和结果

序数效用理论

结论

第三章 基数效用

基数效用

质疑定理

心理学和期望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与理性的关系

结论

第四章 效率与契约

理性与效率

交换与埃奇沃思盒状图

帕累托效率的问题

效率与福利

外部性

福利、权利与自由悖论

财产权

公共产品

结论

第五章 博弈论基础

策略理性

零和博弈

囚徒困境

协同博弈

优势与合理性

混合策略

子博弈完美与逆向归纳法

结论

第六章 博弈论进阶主题

重复博弈

演化博弈

信号传递

议价理论

结论

第七章 惯例、规范和制度

惯例

社会规范

制度

结论

第八章 社会选择理论

社会选择问题

社会选择理论

梅氏定理和绝对多数决定规则

阿罗定理

阿罗条件

阿罗定理的重要性

扩展社会选择规则

路径依赖与议程操控

策略性投票

结论

第九章 公共选择和民主

民主的基本空间模型

选择规则

经济人与对称性假定

投票与理性

结论

资料:格致出版社

编辑:宗文倩

来源:书香上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