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敏:从流亡学生到学科奠基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5 09:27 1

摘要:今年是严重敏诞辰105周年,严重敏长期致力于我国城市人口发展规律、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组织演变、城镇体系理论等研究,为开创中国城市地理学作出了卓越贡献。严重敏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中坚守学术理想、践行家国情怀的生动缩影。

□ 符 涛 刘 昭

今年是严重敏诞辰105周年,严重敏长期致力于我国城市人口发展规律、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组织演变、城镇体系理论等研究,为开创中国城市地理学作出了卓越贡献。严重敏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中坚守学术理想、践行家国情怀的生动缩影。

严重敏,1920年出生于浙江舟山,抗日战争期间,她辗转重庆等大后方,在躲避敌机轰炸的流亡路上坚持求学,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她远赴瑞士深造地理学,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毅然踏上归途,将前沿学术成果带回祖国。严重敏带领学生在长江三角洲调研城镇发展,始终秉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她从浙江走向世界学术前沿,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交织。

本文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珍藏的严重敏教授手稿、书信等第一手资料,还原这位女科学家从流亡学生到学科奠基人的传奇历程。

辗转求学

1933年夏,严重敏报考浙江宁波圣模小学就读高小,毕业后旋即考入鄞县县立女子中学。鄞县女中校园内有浓厚的抗日救亡氛围,严重敏与同学们除研习功课外,普遍热衷阅读进步书刊。如巴金的小说和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周刊因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积极传播救亡理念,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刊物。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抗日救国示威游行。1936年初,宁波市学生举行声援北平学生运动的示威游行,严重敏与高中部同学马协群参与其中。回声未散,校方一纸勒令已至——“开除学籍”,彼时距毕业仅余三月。此次退学是严重敏人生中首次重大挫折,但她并未气馁,同年9月转入浙江省立杭州女中继续学业。在杭州女中就读时,严重敏因好友陈适五涉及罢工等进步运动,遭特务人员监视。

1937年,杭州沦陷后,校方便动员学生返乡或退往浙江后方。严重敏与同窗马汝安、易新楣及地理教师蒋君章等人结伴西行,踏上流亡长路。

从浙江至湖南长沙的流亡生活异常艰苦。火车被炸、铁轨扭曲之处,他们换乘颠簸卡车;车无路可行,便卷起裤腿徒步。夜幕降临时,三五师生挤住简陋住所,先生把门板让给女生,自己席地而卧。1937年底,一行人抵达长沙。严重敏三人决意不再回课堂,而要奔赴前线,蒋君章亦愿同行。严重敏原拟北上临汾投奔抗大,但临汾失陷,只得折回武昌,栖身昏暗小旅馆。蒋君章四处搜罗地理稿件,严重敏等人伏案抄写,换得微薄稿费。

1938年3月,战火愈炽,生计愈艰。国民党政治部招考战时干部训练团,严重敏三人同去应试,课程是“步兵操典”与救护常识,为期一年,结业后赴海岛前线担任看护等工作。不久,因身体原因,严重敏离开训练班,到武昌女中借读。

学期未竟,武汉告急,各单位动员疏散人口。原杭州女中校长孙简文携子经武汉前往成都,因购不到船票求助蒋君章,最终以蒋君章家属名义获批疏散名额,严重敏随孙简文前往重庆。蒋君章还给严重敏写了介绍信,托人为她解决住宿问题并指导她报考学校。

红色理想

嘉陵江挟着山城薄雾,严重敏亦随孙简文抵达重庆。初到山城的严重敏暂住于孙简文亲戚家中,随后持蒋君章的介绍信找到重庆民生公司的陆姓人士。经其介绍,她搬至巴蜀小学一位女教师家中借住,约定居住至学校暑假结束。孙简文短暂停留后前往成都。严重敏持另一封致地理学家胡焕庸的介绍信登门拜访,请求协助解决长期住宿问题,获胡焕庸初步回应。因巴蜀小学开学后需腾退住所,严重敏报考南开中学高三插班生。暑期暂住巴蜀小学备考期间,她曾向抵渝友人借阅书籍。放榜后,严重敏被录取为高三插班生,随后参加重庆二女师的高中毕业班集中军训。同期,她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大学史地系。

1938年,严重敏考入中央大学就读于史地系,翌年转专业到地理系。在胡焕庸的严格要求下,当时地理系学生除选读地理系课程外,还需选读社会学、历史学、地质学等课程,大学四年级时需通过区域调研写出毕业论文。正因为对学生的培养和要求比较明确,地理系学生专业基础较为牢固。就读期间,严重敏在期刊上发表《东北铁路新形势》《漫谈舟山群岛》等文章,初步展现了其对区域地理的关注。经过系统学习,严重敏先后发表《中国之水银矿》《陕西煤业之展望》《原子时代寻铀矿》《新疆之盐矿》等多篇文章。可见严重敏的研究延伸至战略资源评估与边疆开发领域。无论是从战时资源战略,还是边疆可持续发展,严重敏的研究均以地理要素的空间关联性为研究内核。

毕业后,严重敏在重庆独立出版社工作过一段时间。山城灯火下,严重敏应独立出版社之邀撰写了约十万字的西北地理一书,后由大东书局在1946年出版。这是严重敏第一本地理研究专著。在《西北地理》第十章《都市》中,严重敏简述了陕西、甘肃、宁夏、绥远、新疆、青海六省的都市发展情况,着重提到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关键影响。翌年,严重敏再次以“吕敢”为笔名出版《新新疆之建设》一书。在该书中,她从历史、交通、工矿、农林水利和畜牧等多方面讨论建设问题,体现了她对地理学科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广泛涉猎。

严重敏于1939年秋经同学孙幼礼或金问道联络,严重敏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地下党组织派人详询其思想、家庭及抗日活动经历,分析抗战局势并阐释“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的理念,末了征询入党意愿,严重敏明确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随后经组织考察被发展入党。为隐蔽身份,她以化名“吕瑛”填写入党志愿书。入党审议会以情况介绍形式召开,申惠文、金问道、杨静及严重敏参会,会议通过其申请并将其编入三人小组。1940年下半年起,随局势恶化,时事讨论会等外围活动渐次停止。皖南事变后,金问道按组织安排撤离,小组仅剩管敦信、杨静与严重敏。管敦信毕业后,联络遂告中断。

家国抉择

抗战胜利后,严重敏考取自费留学,1948年春前往瑞士。在瑞士近两年,严重敏学习专业课程和德文,结合野外考察游览部分名胜。尽管身在国外,但严重敏始终关注国内时事,通过外国报纸和传阅的《民主阵线》《华侨时报》等刊物了解信息,家中也会寄来《观察》杂志。当时,留学生面临三种选择:留在瑞士工作,转学到奥地利、德国等地或回国。严重敏决定回国。1949年9月,她抵达香港。10月初,她返回天津,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1950年,严重敏任浙江工业厅《工矿指导》编辑。1952年起她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教研室主任,先后讲授中国地理和经济地理导论课程。她带领学生开展上海市工业布局与长江三角洲区域普查,深刻认识到城镇研究在区域调研中的关键价值。

1959年是严重敏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起点。这一年,她在《地理知识》第3期发表《乡土地理中的城市研究》,首次从学术层面探讨城市研究在乡土地理中的定位。同年,她与同济大学规划系师生合作开展上海市郊南汇县县城规划工作,将理论研究与城市规划实践相结合。1961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学术会议,为填补人口居民点地理研究空白,会议决定成立由仇为之、孙盘寿和严重敏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人口居民点地理研究的开展,严重敏等人承担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重任。

1962年,在东北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会议上,严重敏与教研室同事提交了“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地理学研究动向”相关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系统性介绍域外城市地理研究成果。相关论文经整理后于1964年由商务印书馆结集出版。她在1960年代初的全国经济地理会议中均有论文与报告发表,且成果均被收入会议文集,后来还得到了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的认可。尽管学界普遍将严重敏1964年发表的《试论苏锡地区农业发展与中小城镇的关系》和1965年发表的《关于我国城镇职能研究的几个问题》视为中国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奠基之作,但事实上,严重敏的城镇研究实践早于上述成果。其早期研究突破了当时中国地理学受苏联理论单一影响的局限,为学科引入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从教学实践到理论建构,严重敏的系列工作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现代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拨乱反正政策推动下,严重敏率先提出开发浦东的战略构想。尤为凸显其前瞻性的是,在1984年上海市总体规划专家座谈会上,她明确提出上海应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并迈向“国际城市”的定位。

作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严重敏的研究始终立足国家需求。严重敏培养的学生延续其学脉,不断推进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与创新。其学术遗产至今仍在长三角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焕发生命力。

来源:文史e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