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学生生命教育认知,搭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近日,袁崇焕阳光小学联合石碣村社工团队,开展以“认识生命之源,守护成长时光”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活动通过互动探讨、微课学习、趣味体验三大环节,用儿童化的语言与沉浸式的形式,带领学生解锁生命奥秘,让学生在心中种下
为深化学生生命教育认知,搭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近日,袁崇焕阳光小学联合石碣村社工团队,开展以“认识生命之源,守护成长时光”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活动通过互动探讨、微课学习、趣味体验三大环节,用儿童化的语言与沉浸式的形式,带领学生解锁生命奥秘,让学生在心中种下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种子。
“爸爸妈妈说我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是真的吗?”“为什么我和弟弟长得不一样呀?”活动伊始,社工以“你是从哪里来的?”为话题,开启了一场热闹的生命探讨会。
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提问与充满童趣的猜想,社工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微课让抽象的生命起源知识变得具象可感。
随着报告厅里的屏幕亮起,微课动画《我从哪儿来》缓缓播放——从爸爸的精子与妈妈的卵子相遇,到受精卵在妈妈子宫里慢慢长大,再到宝宝呱呱坠地的全过程,都以色彩明快、情节生动的动画形式呈现。
视频中,“小胚胎”像一颗努力生长的小种子,每天吸收妈妈的营养,慢慢长出小手、小脚;医生温柔地迎接宝宝出生,爸爸妈妈小心翼翼抱着宝宝的画面,让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
微课结束后,社工邀请孩子们分享感受,有孩子说:“原来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这么小,妈妈一定很辛苦!”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对生命孕育的好奇与对父母的感恩。
最让孩子们期待的,莫过于“生命教育小推车”解锁环节。课后,孩子们在社工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英雄广场——一辆装饰着彩虹丝带与生命主题插画的电动小推车格外亮眼,这就是本次活动的“生命知识宝库”。推车内整齐摆放着30余本适合中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生命教育绘本,《妈妈的肚子里有座房子》《生命的故事》等书籍封面色彩鲜艳,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我想读这本《妈妈的肚子里有座房子》!”“我抽到的问题是‘怎样爱护自己’,我知道要好好吃饭、不玩危险的东西!”现场,孩子们或围在小推车旁挑选绘本,或坐在座位上与同伴共读,或积极参与问答互动,欢声笑语中满是对生命知识的渴望。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当下,生命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接下来,该校将继续联合社会服务组织,创新“课堂+体验”“绘本+实践”的生命教育模式,结合家校社力量,开展更多贴近儿童认知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中理解生命价值,在体验中学会感恩成长,让“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信念伴随每一位阳光少年健康成长。
文/图:梁雪君
编辑:曹木静 梁秀雯
来源:精彩石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