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家长醒醒!你们捧着“名校梦”把孩子考公路堵死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17:42 1

摘要:这两天报名国开,一位家长拽着我胳膊直抖:“老师,我家孩子上了山西财经大学的‘行政管理’,考公是不是不如‘211’的‘公共管理’?要不复读冲个‘985’?听说‘985’进面试概率高!”

这两天报名国开,一位家长拽着我胳膊直抖:“老师,我家孩子上了山西财经大学的‘行政管理’,考公是不是不如‘211’的‘公共管理’?要不复读冲个‘985’?听说‘985’进面试概率高!”

我当场掏出2024年山西省考职位表甩过去——税务局(太原迎泽区)招“财政学类”,本科,无“985/211”限制;教育局(临汾尧都区)招“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位“不限”;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大同阳高县)招“农学”,专科,学位“与最高学历一致即可”​。

家长盯着表格愣住了。

这就是山西考公的真相:​家长们捧着“名校至上”的旧观念,在孩子的考公路上挖坑;他们迷信“985光环”,却连山西省考职位表上“专业要求”四个字都没看清楚。

我愤怒的不是家长的焦虑,而是他们的“无知”——这种无知,正在把山西娃的人生锁进死胡同!

​第一重扎心:山西考公90%岗位不看学校,只卡“专业+学位”!​​

翻遍2024年山西省考1.2万个岗位表,​92%的岗位只写“专业要求”“学历要求”“学位要求”​,连“学校层次”四个字都没提!

税务局(太原小店区):招“税收学”,本科,无“985/211”备注;

教育局(运城盐湖区):招“小学教育”,本科,学位“不限”;

农业农村局(吕梁孝义市):招“农学”,专科,学位“与最高学历一致即可”;

公安局(晋中榆次区):招“法学类”,专科及以上,学位“应届生需提供,往届可放宽”。

剩下的8%所谓“名校优生岗”?不过是省直机关的“专业+学历+学校”三重筛选(如省委办公厅),但这类岗位仅占总招录人数的3%​——也就是说,100个山西考公名额里,只有3个需要“名校加持”,剩下97个名额,拼的是“专业对不对口”“学历够不够格”“学位有没有”。

可山西家长们呢?挤破头让孩子冲“211”“985”,连“考公看专业”的底层逻辑都没搞懂!

学“新闻传播”的山西娃想考税务局?只能报“三不限”岗(竞争比1:2000+);

学“财政学”的山西财大本科生?能报10个“税务系统”岗(竞争比1:50)。

​同样的分数,学对专业能冲10个岗,学错专业只能挤1个岗——家长的“名校执念”,本质是在给孩子的考公之路“贴封条”!​​

​第二重窒息:山西30%岗位“学位不做硬性要求”,家长却当“死规矩”!​​

更让山西家长崩溃的是:​山西考公不是所有岗位都要学位证!​​

2024年山西省考里,​30%的基层岗明确“学位不做硬性要求”​​: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忻州神池县):招“畜牧兽医”,专科及以上,学位“无”;

乡镇社会事务办(朔州山阴县):招“社会工作”,本科,学位“应届生需提供,往届可放宽”;

三支一扶转编岗(长治平顺县):招“农林经济管理”,专科,学位“与最高学历一致即可”。

但山西家长们呢?总觉得“考公=要学位”——去年有个太原的家长,孩子专科毕业(专业对口),却因“没学位证”放弃报考乡镇岗,结果错过唯一能报的机会!

​考公的“学位门槛”,在山西远没有想象中高;但家长的“想当然”,可能直接断送孩子的机会!​​

​第三重可悲:“名校=考公优势”?不过是山西家长的一厢情愿!​​

山西家长们总爱举“985毕业生进部委”的例子,却选择性忽略:

985的优势在“选调生”——仅限应届生,且仅招“双一流”高校,​这类岗位在山西仅占总招录人数的2%​;

山西考公主战场是“省考/国考”——这里80%的岗位对学校无要求,但对“专业匹配度”“基层服务经验”“应届身份”更敏感;

专业不对口,再高的学校也没用!学“历史学”的山西大学硕士想考税务局?只能报“三不限”岗(竞争比1:3000+);学“计算机”的山西财大本科生?能报5个“信息中心”岗(竞争比1:80)。

​给山西家长和孩子的血泪忠告:清醒,比“冲名校”重要100倍!​​

如果你的孩子在山西考公,现在必须做这4件事:

1.​查山西专业目录​:登录“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核对孩子的专业属于哪个“学科大类”(如“0301法学类”“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这是山西岗位表的“筛选关键词”!

2.​盯山西招录趋势​:近3年山西国考/省考“财经类”“计算机类”“法学类”岗位占比超50%,而“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专业,90%只能报“三不限”!

3.​补山西学位政策​:如果孩子读的是“专升本”“成人自考”,一定要确认“是否能拿学位证”——山西部分乡镇岗明确要求“全日制学历+学位”!

4.​抓住山西应届身份​:2025届山西应届生注意!山西考公中“仅限应届生”的岗位占比35%,且竞争比远低于往届岗!

我心疼山西的孩子们——他们凌晨5点起床背申论,熬夜刷行测题,却因为家长的“名校幻觉”,被推去挤“三不限”的独木桥;他们明明学着对口专业,却被家长要求“复读冲名校”,耽误了最佳的备考时间。

我也愤怒于山西家长的“无知”——你们口口声声“为孩子好”,却连“山西考公看什么”都没搞清楚;你们迷信“985光环”,却看不见山西基层岗位对“专业对口”的渴求。

​山西考公的战场,从来不属于“名校幻觉者”——它属于懂专业、盯政策、抓机会的“务实派”!​​

下次再听到山西家长说“冲名校考公”,请把这篇文案甩给他:

山西考公看的是“专业代码”,不是“学校牌子”;

要的是“学位证书”,不是“名校光环”;

拼的是“岗位匹配度”,不是“学历虚名”。

​清醒一点!山西娃的考公路,该由“专业”指方向,而不是“名校”画大饼!​

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前置条件看好,只要够了入围资格就行,何必非要执念在那个18K铜版纸上,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来源:废话少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