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营收、利润到业务结构,财报数据不仅反映企业当下的生存状态,更能勾勒出行业演进方向。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发布,短剧自习室整理了近30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报,试图从财报数据和短剧业务相关信息,捕捉行业真实走向,并制作成表格(后台私信“上市公司做短剧”获取高
上市公司财报是行业最清晰的“晴雨表”。
从营收、利润到业务结构,财报数据不仅反映企业当下的生存状态,更能勾勒出行业演进方向。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发布,短剧自习室整理了近30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报,试图从财报数据和短剧业务相关信息,捕捉行业真实走向,并制作成表格(后台私信“上市公司做短剧”获取高清原图)。向下滑动查看完整长图
从财报可以发现,海外依旧重投流,格局时刻在变动,主流玩家仍然处于生态卡位阶段;在国内,主流是提竖屏产能、增加供应,比如长视频平台均强调竖屏库存,而柠萌上半年近短剧产能同比增长70%。值得一提的是,长信传媒大手笔制作了国内首部投资过亿的短剧,除此之外,近一半公司财报中提及AI+漫剧。卷完投流卷AI,卷完产能卷投资,短剧的“赚钱时代”到底还有多远?主流玩家抢滩海外,AI漫剧国内成风口
2025年上半年,几家押注短剧的上市公司交出了相似的答卷:营收高速增长,但亏损同样扩大。中文在线:营收5.56亿元,同比增长20.4%,但净亏损扩大至-2.26亿元,原因主要在于海外推广投入增加,尤其是4月上线的FlareFlow,单日投放素材曾超过8000组。ReelShort:一度超越Netflix登顶,但竞争激烈,后发者不断追赶。2025年上半年海外短剧投放量达13.7万组,同比大增667%,仍以买量为主。掌阅科技:短剧收入同比暴增149%,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但净亏损1.6亿元,销售费用同比上升25.86%。昆仑万维:旗下DramaWave年化流水突破2.4亿美元,但在海外短剧买量中位列第一,显示其依旧靠重金换增长。这些财报共同折射出一个事实:海外市场仍处于“高投入换增长”的阶段,盈利拐点未现,但现金流压力已逐步显现。当前,主流玩家几乎无一例外集中在海外市场发力,在财报中我们也看到,不少上市公司都在海外上线了短剧App,加大买量和推广。而视线转回国内,大多公司在财报中更强调IP开发和AI+漫剧的制作。这也跟目前漫剧在国内市场的热度呈现出一致性。
短剧江湖升温:各路玩家显神通
面对同样的市场,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策略。IP驱动型的阅文集团作为源头型公司,更加注重短剧对IP产业布局的意义。其开放2000余部网文IP用于短剧开发,坚持以“量少而精”为原则。平台运营型的中文在线、掌阅科技等玩家选择重兵布阵自有平台,但面临内忧外患。多位从业者认为ReelShort已实现盈利,但媒体纷纷报道其亏损,推测可能将大量资金用于投流。
另有分析指出,ReelShort对外称亏的动机,或许源于“希望从中文在线剥离,不愿为其贡献过多业绩——两个团队之间存在不和已是公开的秘密。”
这也为中文在线为何推出新品FlareFlow提供了合理解释。
传统影视制作公司也在加码布局短剧。值得一提的是,柠萌影视上半年短剧产能同比增长70%,当前规模达16部/月,短剧业务收入超5000万元。长信传媒与腾讯视频联合打造的市场“首部投资过亿短剧”《狮城山海》,创下平台短剧类历史最高热度纪录。欢瑞世纪旗下全资子公司天津星链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后者主营短剧制作与销售。
来源:短剧自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