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语是针对北京城的“老城圈子”,即南边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北边的安定门、德胜门所“圈”的“老城”而言:以原来的“地安门”为界,前边的“皇城圈子”统称为“朝廷”,后边的后门桥、南锣鼓巷、什刹海、钟鼓楼则为烟火蒸腾的民众生活区。
▌听读斋
读书刊,每遇错讹知碍眼;听播音,常闻疵漏觉障耳。于是稍作沉吟,或有查考,如白米饭中挑沙子,绿草茵上拔杂叶,漫笔记之。
“面朝后市”
老祖宗有一段关于北京中轴线的话:“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面朝后市”也常被说成“前朝后市”,即面朝南方,“前”边是办理朝务之处,“后”面则是百姓生活的市场区。
这一语是针对北京城的“老城圈子”,即南边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北边的安定门、德胜门所“圈”的“老城”而言:以原来的“地安门”为界,前边的“皇城圈子”统称为“朝廷”,后边的后门桥、南锣鼓巷、什刹海、钟鼓楼则为烟火蒸腾的民众生活区。
与这一语相近似的还有个“前朝后寝”,它是把自己所指的地域缩小了:宫城(即紫禁城)之内,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为“朝廷”(办公),其后的乾清门一线为界,再后边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两宫一殿”为“后寝”(居住)。
一个所说的地域大,一个所指的地域小。但“前”与“后”的表述,指出了行走中轴线由南往北的方向。我们把它们与地面上的实际“落实”下来,这两词说起来也就不至于“秃噜”了,以致把“后市”说成是睡觉的地儿了。
“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从报告会的大厅走出来,身旁的老王发出了自己的评价。
他觉得讲得还不错?我看他一眼。
“我觉得毛病主要在……”老王“第一”“第二”“第三”地剖析开来——我明白了,他是把“差(chā)强人意”当作是“差(chà)”或“比较差”来使用了。这也不必怪老王,常在过手的报刊上,或者网络上看到这么说的。你既然是“差”字当头了,这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你还能“好”得了吗?这就是主观了,简单化了,只耽一点未顾其余了。而实际上,这里的“差(chā)”可解为“差(chà)不离”或“大体上”——东晋望族谢安他们家赏雪,哪个聪明孩儿比喻下雪为“撒盐空中差可拟”?他这里的“差可”即这么个意味。
“强”,则是个“使动”词,“使”“人意”“强”起来,即“强悍”“振奋”起来。
在咱们案头离不开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上有此词条:“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嫌其简略了点。《辞源》(1979年版)则注了出处:《后汉书·吴汉传》里,他在战阵前“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光武帝称赞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我知道老王绝对是一个“讲究”人,他内心里断断不喜欢自己将错就错地“随大流”误用下去。我把《辞源》这一条拍照片给老王发了过去,三分钟,他送鲜花又送咖啡地表示感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