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听众早上好,欢迎收听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扬州新闻广播联合打造的专题栏目《乡村振兴新征程》,每周五早间,我们一起关注农业农村动态,扫描三农服务资讯。
乡村振兴新征程
三农资讯,服务百姓。
聚焦发展,品牌引领。
乡村振兴,致富先行。
FM98.5 扬州新闻广播
《乡村振兴新征程》
聚焦“三农”发展, 见证乡村振兴。
各位听众早上好,欢迎收听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扬州新闻广播联合打造的专题栏目《乡村振兴新征程》,每周五早间,我们一起关注农业农村动态,扫描三农服务资讯。
“三农”在线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2025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立项名单,高邮大虾产业项目成功入选。当前,高邮市正加快推进高邮大虾产业向生态化、园区化、融合化发展,把生态大虾打造成为“致富虾”。
在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近万亩现代化养殖基地,“降低养殖密度、降低饲料蛋白、种草养虾”等生态养殖模式得到大力推广,虾塘每年能多收一季虾,亩产高达600—650斤,全年产量是普通养殖的1.5倍。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处处长杨显祥:“现在我们养大规格的虾,规格变大,密度变稀,产量不减甚至还提高,品质也提升。我们本地的新品种数丰1号,从浙江那边引进的新品种南太湖3号,极大地提高良种覆盖率,生长速度快,长得大。近几年来看,大规格的虾市场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高。”
经过长期发展,高邮大虾已形成从虾苗繁育、生态养殖,到饲料动保生产、冷冻食品加工一条龙全产业链条。这一产业正朝着生态、高效、规模化方向发展。高邮市阳光特种水产合作社理事长戴大喜:“生产模式不能一家一户,以园区化、基地化带动农户。水产品产品直销、菜品开发,副残物高质化利用,这种道路还是要大力扶持、提倡,才能真正地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振兴。”
富农强村
这两天,随着雨水来临,气温下降,我市蔬菜田头批发价开始有所降低,但总体仍在高位。市区周边蔬菜基地及时种植时令蔬菜,确保中秋国庆的市场供应。
受前段时间高温天气的影响,市区周边蔬菜基地的产量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田头批发价也随之上涨。这两天,随着温度下降,田头批发价开始小幅下降,但总体价格仍然较高。在沙头蔬菜基地,一位种植大户告诉记者:“低温作物,像药芹、香菜,平均价格都在四块钱以上,红苋菜、空心菜这些高温作物的叶菜类的,价格比较低一点,生长量是比较大的。”
我市各蔬菜基地在加大投入,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换代的同时,也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高温季节蔬菜生产的安全性。八月底以来,各蔬菜基地普遍开始新一季蔬菜育苗工作,加大时令蔬菜的种植规模,以确保中秋、国庆前后蔬菜安全、充足供应。
“生产技术措施这一块,联动大棚比小棚凉快得多,苗子栽下去大部分都能活稞,提前生长。覆盖遮阳网、浇井水,用了这些措施,要提前半个多月上市,成活率和产量也要高百分之三十左右。”
农情速递
市农业农村局日前牵头举办扬州市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暨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业务培训活动,提升执法人员专业能力,搭建协同监管平台。下一步,各方将通过案例会商、联合执法等举措,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市农业农村局近日召开加强官方兽医履职监督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务必要把官方兽医履职监督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责任落实、机制建设和执纪问责,进一步强化官方兽医队伍管理和规范动物检疫工作。
当前,我市水稻已陆续大面积抽穗扬花,经综合研判,我市以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为主的水稻穗期重大病虫预计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趋势。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各地要狠抓措施落实,保障秋粮稳产丰收。
本期《乡村振兴新征程》就到这里,
本节目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特约播出,
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