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冶伤,广厦苏若禹个案是独苗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19:06 1

摘要:根据公开信息,CBA历史上确有球队尝试使用气功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2018年浙江广厦队为内线球员苏若禹疗伤的事件。当时队医沈飙在央视采访中透露,治疗师通过发功聚集“纯阳之气”驱除病气,帮助苏若禹在半决赛受伤后快速复出。

根据公开信息,CBA历史上确有球队尝试使用气功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2018年浙江广厦队为内线球员苏若禹疗伤的事件。当时队医沈飙在央视采访中透露,治疗师通过发功聚集“纯阳之气”驱除病气,帮助苏若禹在半决赛受伤后快速复出。

苏若禹本人描述治疗时“脚有点发烫”,但未提及明显不适 。这一案例引发广泛关注,但需从以下角度客观分析:

一、CBA中气功治疗的实际应用情况

1. 广厦队的特殊案例
2018年广厦队治疗师的气功疗法是CBA历史上唯一被公开报道的案例。队医沈飙强调治疗师“二十年如一日修炼”,通过外发气调整气血循环。但该疗法仅用于苏若禹的脚踝伤势,且未形成系统性医疗方案。从后续报道看,广厦队近年更倾向于采用针灸、液氮舱等现代康复手段,未再公开提及气功治疗。


2. 其他球队的潜在尝试
除广厦队外,目前无明确证据显示其他CBA球队常规使用气功疗伤。部分球员或教练可能私下接触传统养生方法(如冥想、呼吸训练),但多作为心理调节手段,而非直接用于伤病治疗 。例如,2024年某球员在采访中提到队医孙鹏在休息室练习气功,但未说明是否用于医疗场景。


3. CBA医疗体系的主流趋势
职业联赛更依赖循证医学。例如,深圳队、辽宁队等已引入液氮舱、干细胞治疗等国际先进技术,山东高速俱乐部与武汉海沁医疗合作开发光电康复设备。这些科学手段在加速恢复、减少复发率方面已被验证,而气功在运动医学领域仍缺乏临床研究支持。



二、气功在运动康复中的科学争议

1. 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冲突
气功疗法基于中医“经络”“气血”理论,认为外发气可调节人体能量场 。但现代医学认为,运动损伤(如韧带撕裂、骨折)需通过物理治疗、手术或生物医学手段修复。例如,2025年研究指出,八段锦等气功对慢性颈腰痛有辅助缓解作用,但无法替代正规康复训练。

2. 疗效的主观性与安慰剂效应
苏若禹描述的“脚发烫”可能与局部血液循环变化有关,但难以证明是气功直接作用的结果。医学研究表明,心理暗示(安慰剂效应)可影响患者主观感受,但对器质性损伤无实质治疗作用 。例如,2025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六字诀气功研究显示,呼吸训练可改善心理状态,但运动功能未显著提升。

3. 风险与局限性
过度依赖气功可能延误治疗。例如,2022年广厦队医因使用“阳气治病”等非科学方法被批评为“业余”,被指与胡金秋骨折复发存在关联。此外,自发动功若缺乏专业指导,可能引发肌肉拉伤或心理偏差 。

三、权威机构的立场与建议

1. 国际体育界的态度
国际奥委会(IOC)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未将气功列为违禁方法,但强调运动员应优先选择科学验证的康复手段。NBA、英超等联赛普遍禁止使用未经证实的替代疗法,避免法律风险。


2. 中国医学界的共识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等机构认可气功在慢病管理中的辅助价值(如调节呼吸、缓解焦虑),但明确反对将其作为运动损伤的主要治疗手段。2025年《中医气功调治老年慢性颈腰痛专家意见》指出,气功需与现代康复结合,单独使用效果有限。
3. CBA的官方立场
CBA公司未发布关于气功治疗的政策文件,但在医疗指南中强调“采用国际标准的诊断与治疗流程”。球队医疗团队需通过篮协认证,成员多为运动医学专业背景,而非传统气功师。



四、结论与建议

1. CBA球队的气功使用现状
广厦队2018年的案例是个例,目前CBA主流医疗体系已转向科学康复手段。无证据显示其他球队常规使用气功疗伤,且此类尝试可能因缺乏科学依据而面临争议。
2. 气功的合理定位
气功可作为辅助手段,用于心理调节、慢性病预防或康复期的身心整合(如八段锦改善肺功能 ),但不可替代运动医学的核心治疗。例如,2025年研究建议将六字诀气功纳入帕金森病综合管理方案,但需与物理治疗结合。


3. 伤病处理的正确路径
运动员若遭遇急性损伤(如韧带撕裂、骨折),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评估。对于慢性疼痛或亚健康状态,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传统养生方法,但需明确其辅助性质,避免延误治疗。

综上,CBA中仅有广厦队在特定历史时期尝试过气功治疗,且未形成持续实践。现代运动康复更依赖科学技术,而气功的有效性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在职业体育领域,理性看待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的边界,是保障运动员健康的关键。

来源:药葫芦娃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