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几年前,要是谁说自己在奉贤、青浦或四团工作,周围人多半会同情地问:“上班得花几个小时啊?”这些地方在过去可是“偏远”的代名词。
曾经被笑称“上海西伯利亚”的偏远地带,如今却成为大佬企业争相落户的香饽饽。
记得几年前,要是谁说自己在奉贤、青浦或四团工作,周围人多半会同情地问:“上班得花几个小时啊?”这些地方在过去可是“偏远”的代名词。
如今情况彻底变了!这些曾经的“远郊”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逆袭,一个个变成了黄金枢纽。
要理解这场逆袭多么了不起,得先知道这些地方过去啥样。
四团镇位于奉贤最东边,明清时期是“吴盐”重要产地。但随着海岸线东移,盐业逐渐衰弱,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经济基础薄弱,人们以渔为生。
难以转型的传统制造业和常年位居全区后列的经济数据,更让当地人曾一度自嘲,四团是奉贤的“东伯利亚”。
青浦也没好到哪去。上世纪50年代,青浦有数十万人遭受血吸虫病的折磨,占当时全县人口近40%。最严重时,在青浦任屯村,白天在田里几乎看不到耕耘的农民。
徐汇华泾镇虽然是徐汇唯一一个镇,但因为地处外环外,被称为“城乡结合部”,存在感一度很弱。
转机来自国家战略的落地。
2019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四团G1503以南45平方公里成为新片区前沿产业功能区。2021年8月,四团整体纳入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
这个边陲小镇一跃成为上海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向上腾飞的势头锐不可当。
青浦则乘上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东风。位于青浦的国家会展中心是进博会永久举办地,这是青浦打开视野、走向世界的好机会。
华泾镇也迎来蜕变,2017年以来,上海“一江一河”(黄浦江和苏州河)滨水岸线逐步实现贯通,承接徐汇滨江辐射的华泾开始受到人们关注。
借着国家战略的东风,这些曾经的远郊开始了产业大升级。
四团镇紧抓机遇,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精准布局,引入延锋、富维东阳等35家零部件龙头企业,形成覆盖电池、电机、内外饰的完整供应链。
2023年新能源汽配产业集群产值就已突破百亿元,剑指“千亿级智造片区”。
青浦区逐步调整了现代纺织业等传统的重点产业,培育了会展商贸、北斗导航、快递总部、民用航空、跨境电商等一批产业平台。
华为青浦研发基地、市西软件信息园、长三角金融产业园、现代物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推动青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华泾镇也不甘示弱,位于华泾的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正在抓紧建设,明年起将首批释放约20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
米哈游等数字文娱头部企业已经相中这里。
产业升级的同时,乡村也在发生巨变。
四团镇五四村将闲置农房改造为“五四人家”人才公寓,并在周边打造“青春水岸”商业街等生活配套服务,精准服务新片区产业人才的居住需求,又带动村民增收。
新桥村、夏家村大力培育直播电商产业,将村内闲置宅基地打造为农产品带货直播间,村书记化身主播,紫色花菜、红美人柑橘等本地农产品通过“云端”走向全国。
奉贤区还创新成立了“百村集团”,让全区182个村级集体经济共同出资占股。公司采取完全市场化运营,获得收益后可让所有村集体共享收益。
仅2023年,百村集团就给全区182个村集体带来的分红总额达1.39亿元。
交通一直是远郊的痛。30多年前,因无大桥可通,奉贤群众长期靠轮渡通行前往上海市区。
“小时候奉贤人去一趟上海市区要做一番准备。一大早要到西渡口岸排队,然后乘坐摆渡船,再转公交车去市区。如果起晚了当天要来回就够呛了。”奉贤居民回忆道。
如今,S3高速(奉贤段)主线、G228(奉贤段)金汇港大桥、大叶公路高架段、虹梅南路隧道、上海地铁5号线等相继通车,地铁15号线也正向奉贤区延伸。
约45分钟,奉贤新城就能迅速接入上海的繁华核心区域。
未来的四团,将成为南上海版图上“内畅外联”交通路网上的重要枢纽。作为国家高铁沿海通道的关键节点,未来将有“三铁三轨”在四团汇集。
华泾镇的交通条件也非常便利。除了已开通的轨道交通15号线,在建的轨道交通19号线、23号线和机场联络线均在华泾设有站点,形成了“两横两纵”的主干路网。
这种“四线轨交”的布局,放眼整个上海亦不多见。
随着产业发展和交通改善,这些曾经偏远地区的生活品质也大幅提升。
奉贤新城建造了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奉贤博物馆、上海之鱼城市会客厅等城市功能性项目,累计建成公园180座。
在奉贤新城的上海第三大人工湖——“上海之鱼”,没有围墙没有边界,哪里都可进入公园。
奉贤进一步加快新城规划建设的脚步,国妇婴奉贤院区、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奉贤院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以及多所上海知名中学的引入。
四团镇迎来了奉贤东部首个全业态大型商业综合体奉发宝龙广场,项目总体量达22万方,有效填补了四团周边全业态大型商业综合体和生活服务配套领域的空白。
华泾镇也在不断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高安路一小南校区、徐汇中学南校区均已进驻华泾,加上华育中学、位育高中等存量优质学校,华泾的教育资源正在稳步提升。
从农业小镇到国际化枢纽,从上海“西伯利亚”到创新创业的热土——这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国家战略与本地智慧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最后想问问,这些郊区中有你家吗?
来源:上海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