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随着DJ502次检测列车从西安北站驶出由中铁十一局参建的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铁西延高铁正式启动联调联试为全线如期开通奠定坚实基础联调联试列车行驶在线路上西延高铁起自西安终至既有包西铁路延安站正线全长约299.8公里设计为双线,时速350公里中铁十一局承
9月11日
随着DJ502次检测列车从西安北站驶出
由中铁十一局参建的
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铁
西延高铁正式启动联调联试
为全线如期开通奠定坚实基础
联调联试列车行驶在线路上
西延高铁起自西安
终至既有包西铁路延安站
正线全长约299.8公里
设计为双线,时速350公里
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西延14标正线长20.18公里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桥梁15.54公里
(含14联连续梁、本标段
及相邻标段736孔箱梁制架)
路基4.64公里,无砟轨道18.06公里
高陵车站部分工程以及全线轨道铺设等
无砟轨道施工
建设过程中
该项目秉持构建“闭环管理”体系
推行标准化施工,打造可视化实训基地
创新应用64项
桥梁、路基、无砟轨道工艺工装
导管灌注平台
承台钢筋定位卡具
垫石专用养护罩
保护层检测尺
墩身轮廓线模具
钢筋笼可拆卸十字支撑筋
灌装监测系统
尖锤平锤检测工装
桩基孔口临时防护
桩头钢筋定位胎具
桩基钢筋笼安装平台
创新工艺工装
该项目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
不断提升管理质效
成功承办五次由西安铁路局、西成公司
组织的精品工程现场观摩会
在西成公司2023至2025年度
4次信用评价中
在全线19个标段里
连续4次摘得榜首
承办桥梁精品观摩会
跨西咸北环线立交特大桥全长4832.92米
为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大桥有12段连续梁施工段
采用转体连续梁跨越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
工期紧,施工难度大
实时监测转体数据
为保证转体安全顺利
项目团队采用了
液压马达驱动齿轮齿条式转体驱动系统
首次实现了墩顶转体球铰的重复利用
同时采用BIM+GIS平台技术
实现了转体施工过程中转体桥梁结构
三维可视化数字模拟
通过全自动的传感器信息采集+物联网技术
实时反馈
实现转体全过程智能控制
此次转体引起央视媒体高度关注
进行了两次直播报道
央视CCTV13进行直播报道
该项目研发应用预埋件智能检测工作站
依托孔距、平面检测系统及漆膜测厚仪
对预埋件的平整度、涂层厚度
以及外形尺寸进行智能检测
检测精度可达0.01毫米
作业人员由以往的6人减少为2人
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
此外,他们还应用端模液压拆模装置
有效解决了拆模导致的混凝土边角破损问题
保证了箱梁内实外美、一次成优
西延高铁项目临潼制梁场
架梁施工过程中
该项目超前规划资源配置
采用“机械化集群作业+信息化动态管控”模式
构建全流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并引入信息化云平台
强化现场组织
保障箱梁架设精准、安全
箱梁架设
西延高铁全线桥隧比高达91%
铺轨施工最大坡度比高达30‰
长钢轨运输、铺架难度大
交叉施工作业频繁
安全风险和精准度要求高
为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
中铁十一局运用智能工程线调度信息平台
远程实时监测铺轨机组等关键设备运行状态
实现可视化管理和安全隐患超前预警
大幅提升了工程线施工安全管理质效
并采用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
BLCP500型本邻两线长轨铺轨机组
精简作业人员60%,节约作业时间约30%
创造了两台机组22小时铺设27公里钢轨的全国纪录
历时65天完成了616.34公里轨道铺设任务
刷新了全国纪录
铺轨施工
西延高铁开通运营后
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
将从目前的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
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加快构建包海高速铁路通道
进一步完善优化国家高速铁路网络布局
提升陕西省区位优势和全国铁路网枢纽地位
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CRCC中铁张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