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有效提升老年群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农行栖霞城里支行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辖区老年居民家中,开展了一场“面对面、心贴心”的上门反诈宣传活动。
为有效提升老年群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农行栖霞城里支行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辖区老年居民家中,开展了一场“面对面、心贴心”的上门反诈宣传活动。
针对老年人信息接收渠道相对有限、对新骗术辨识能力较弱的特点,此次宣传摒弃了传统的大讲堂模式,采取更直接、更精准的“敲门行动”。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标识,顶着炎炎烈日,穿梭在楼栋之间,叩响了一户户老年居民的家门。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反诈宣传资料、真实案例图片和视频,以及安装有“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手机,将防骗知识送到老人身边。
“您看,这就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他们会恐吓您涉嫌犯罪,要求转账‘自证清白’...”在居民家中,志愿者们结合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投资理财”、“保健品诈骗”、“冒充亲友求助”等骗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展示真实案例图片和播放警示短片,向老人们剖析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和话术。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案例,让不少老人恍然大悟,深感震惊。“以前总觉得骗子离自己很远,听你们这么一讲,原来这么多花样,真是太可怕了!”年近八旬的老爷爷感慨道。
除了案例警示,志愿者们更注重传授实用的防骗技能。他们耐心细致地向老人讲解防骗口诀:“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针对日益增多的利用“AI换脸”、“AI拟声”技术冒充熟人诈骗的新手段,志愿者特别提醒:“现在科技发达了,光听声音、看视频也不一定可靠,只要是涉及钱的事,一定要先亲自打电话或用其他可靠方式向本人确认!”
在陈爷爷家中,志愿者小乔手把手地教老人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陈爷爷,这个‘来电预警’功能要打开,可疑电话打进来会自动提醒;遇到可疑的短信或链接,就点这里‘我要举报’...”陈爷爷戴着老花镜,认真地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操作手机,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掌握,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志愿者们深知,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真正掌握实用的防骗工具,是筑牢安全防线的重要一环。
栖霞城里支行网点负责人梁主任表示,老年人是诈骗犯罪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守护他们的财产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此次上门入户宣传,旨在打通反诈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将防骗知识精准滴灌到最需要的群体中。未来,栖霞城里支行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联合多方力量,常态化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的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活动,努力为辖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安心、安宁的生活环境,筑牢守护“银发族”财产安全的坚实屏障。
责编:王修齐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