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西瓜胃”作祟?六旬阿姨重度贫血命悬一线,内镜微创术助她重获新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10:26 1

摘要:7月前,66岁的幸阿姨开始出现心悸、乏力、失眠的症状,一开始她以为是心脏方面的原因,做了很多心脏的检查,也吃了很多养心安神的药物,效果都不明显,后面社区体检,发现幸阿姨的血红蛋白只有71g/L。

7月前,66岁的幸阿姨开始出现心悸、乏力、失眠的症状,一开始她以为是心脏方面的原因,做了很多心脏的检查,也吃了很多养心安神的药物,效果都不明显,后面社区体检,发现幸阿姨的血红蛋白只有71g/L。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贫血?幸阿姨百思不得其解。后面,幸阿姨开始断断续续解出黑色的柏油样大便,又出现了双下肢水肿、面色苍白、头晕、有气无力的情况,被折磨得虚弱不堪,她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色素最低时只有37g/L,而正常则是在115g/L以上。这样的病症困扰了幸阿姨4个月多,只能依靠在当地反复输血改善症状,由于看了好多家医院都查不出病因,医生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于是, 3个月前 焦急万分的幸阿姨来到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入院后胃镜下发现幸阿姨的胃黏膜上,尤其是胃窦部,出现了大量红色的、纵向延伸的条纹,这些红斑条纹从一个点辐射开来,走向宛如“西瓜”条纹,而胶囊内镜、肠镜及腹部CT的结果未见到小肠和大肠有明显的出血病灶。经验丰富的赵喜颖主任立刻联想到一种少见病——“西瓜胃”,即胃窦血管扩张症(GAVE)。

图为内镜下常见的“西瓜胃”

一、什么是“西瓜胃”?

胃窦血管扩张症是引起消化道反复出血的一种罕见原因。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最早于1953年报道,是一种病因不明、较为罕见的获得性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消化道慢性失血和缺铁性贫血,临床上可因隐匿性消化道失血而被漏诊。胃窦血管扩张症通常伴随全身系统性疾病,可导致一些贫血病人产生输血依赖。临床表现范围广泛,从长期隐性出血导致缺铁性贫血,到急性大出血、呕血、黑便等。内镜下难以辨识,可能被误认为出血性或严重的胃窦炎,确诊前可能需要多次内镜检查。

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女性大约是男性的两倍。在补充铁剂治疗的基础上仍有60%~70%的患者因反复贫血而需要输血。胃窦血管扩张症可合并重度胃炎或萎缩性胃炎,约30%的患者中发现肝硬化,无肝硬化的患者通常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雷诺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等。

二、如何诊断“西瓜胃”?

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主要通过胃镜和病理检查进行诊断。按照胃镜下的特征分为条状和点状两种:

① 条状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现为沿胃长轴自幽门向胃窦部呈放射状红色条纹样排列,外观类似西瓜皮条纹,故将其形象地称为“西瓜胃”。

②点状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现为胃窦弥漫分布的红色斑点,呈弥散蜂巢样改变,又称为“蜂窝胃”。

三、“西瓜胃”怎么治疗?

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

① 内镜治疗:常作为首选治疗,包括氩离子凝固术、冷冻治疗、内镜套扎术以及射频消融术等,目前氩离子凝固术已成为治疗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内镜下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是利用高频电刀提供的高频、高压电流,再利用氩气在探头远端电极与组织之间的电场中产生离子化,传递电流到组织表面,达到凝固病理组织、粘膜碳化、组织失活而病变消失的目的,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由于其凝固深度仅有0.5~3 mm,并且氩气是一种性能稳定、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的惰性气体,患者不仅痛苦小、治疗费用低,最重要的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以多次治疗,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②药物治疗:在内镜治疗不可行或无效时可考虑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激素类(如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奥曲肽、氨甲环酸、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沙利度胺)等。

③外科治疗:若内科治疗无效或内镜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随后,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大科副主任刘添文主任为幸阿姨做了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在做完内镜治疗后,幸阿姨的大便就由黑转黄,到她出院之前,已经面色红润,精神大好了。

图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西瓜胃”的过程

目前,幸阿姨已经出院3个月,未再输血治疗,期间多次复查显示贫血逐渐纠正,9月12日复查已经125g/L,维持正常水平,再也无需反复输血治疗了,体重增加了近10公斤。“我的生活终于不再是医院和家里两点一线了。”幸阿姨和家人对为其治疗的医护团队赞不绝口,不停地表达谢意。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科室专科特色鲜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最佳诊疗模式。特别擅长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粘膜下剥离术(ESD)、粘膜切除术(EMR)、超声内镜(EUS)、内镜下止血术、食管狭窄扩张术、消化道良恶性梗阻支架置入术、胃造瘘术、胶囊内镜检查术、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术等多项内镜诊治手术,先后在医院率先开展多项内镜新技术,处于同行先进水平。

同时我院脾胃病科目前已全面开展急诊消化内镜绿色通道,包括急性消化道出血、胆总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大肠梗阻、消化道异物等,通过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续航。

专家介绍

刘添文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大科副主任,广州市结直肠炎-癌转化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ERCP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消化内 镜MDT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胃肠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尤其是ESD;各肿胆总管结石和梗阻的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各种吻合口狭窄等内镜下治疗;各种疑难复杂消化内镜下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医院内科门诊

周二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内科门诊

赵喜颖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朝阳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组秘书。

擅长: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诊治;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胃肠道息肉、良性肿瘤、消化道良恶性狭窄、胆胰疾病的内科及消化内镜治疗。

周二下午

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内科门诊

初审 | 陈凌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