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6日,陇西李氏祭祖大典在李家龙宫庄严举行。此次大典意义非凡,唐昭宗第十六皇子李禔(颖王)嫡系裔孙专程赴陇西祭祖,并向李家龙宫族谱馆敬献一部保存完好的千年李氏宗谱。这部历经唐末乱世、宋元明清更迭的族谱,清晰记载了自唐昭宗以来一脉相承的世系分支,实证
农/历/七/月/十/五
陇西李氏祭祖大典隆重举行
唐昭宗第十六皇子嫡系裔孙敬献宗谱
09/06
———
千年族谱归藏龙宫
大唐皇室血脉重光
2025年9月6日,陇西李氏祭祖大典在李家龙宫庄严举行。此次大典意义非凡,唐昭宗第十六皇子李禔(颖王)嫡系裔孙专程赴陇西祭祖,并向李家龙宫族谱馆敬献一部保存完好的千年李氏宗谱。这部历经唐末乱世、宋元明清更迭的族谱,清晰记载了自唐昭宗以来一脉相承的世系分支,实证了陇西李氏与大唐皇室的血脉渊源,标志着该支脉在跨越千年后正式认祖归宗。
大典在传统礼乐中开启。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李斌主祭,海内外宗亲代表行叩首、焚香等古礼,诵读祭文,表达对先祖的深切缅怀。现场旌旗招展,香火缭绕,数百名李氏后人齐聚龙宫,共同见证这一家族盛事。
庆典中,唐昭宗第十六皇子颖王李禔的嫡系裔孙李孙建,率十人宗亲代表团赴李家龙宫族谱馆,敬献千年宗谱。据裔孙代表李孙建介绍:唐昭宗第十六皇子李禔(后改名李璟)为避朱温之乱,于天祐三年(906年)南迁至福建周宁仕本村开基,成为闽东李氏始祖。其后人隐姓埋名、薪火相传,虽历经朝代更迭,仍恪守祖训,保存族谱。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维君接收宗谱时表示:“这份宗谱是李氏家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生动体现。”
回
归
李璟(原名李禔,896年生)系唐昭宗第十六子,天祐二年(905年)封颖王。为避朱温之乱,于天祐三年(906年)南逃至福建闽东,隐居于周宁一带,曾途经“王宿地”“兵散岭”“麻岭”“咸村”等地。后经唐朝旧臣周海为媒与刘光(现周宁龙谭村刘氏先祖)之女刘氏成婚,育有二子:昌与晃。李璟最终在仕本村开基定居,成为闽东李氏始祖,后人尊称其为“唐岳王”或“李三公”。其子孙分迁李墩、板头、寿宁及福建多地,并扩散至台湾、浙江等地,仕本村因而被誉为唐皇后裔聚居地与岳王文化发祥地。
千
年
宗
谱
此次大典不仅强化了各地李氏宗亲的血脉认同,也为陇西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注入新动能。未来,研究会将系统整理研究宗谱,并筹划建设“李氏皇室血脉档案馆”,进一步推动李氏文化保护与传播。
来源 :陇西旅游
来源:陇声editor李政魁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