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罗永浩公开邀请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进行直播对话,直接将双方积怨从私域聊天群搬上了台面,要知道直播对话是罗永浩的绝对强项,当年他与王自如那场关于手机评测的公开辩论,堪称“降维打击”的经典案例。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近日,罗永浩公开邀请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进行直播对话,直接将双方积怨从私域聊天群搬上了台面,要知道直播对话是罗永浩的绝对强项,当年他与王自如那场关于手机评测的公开辩论,堪称“降维打击”的经典案例。
更何况餐饮行业本就藏着不少内幕,若真放到台面上说,场面恐怕会相当难堪,贾国龙会答应吗?而罗永浩是真的替消费者鸣不平还是单纯为了流量?
这场风波的源头要追溯到9月14日,有网友曝出贾国龙在行业群的聊天记录,显示他前脚刚宣称要学胖东来搞透明经营,后脚就将罗永浩称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
罗永浩的反应干脆利落,他立即发文回应,认为双方各执一词如同鸡同鸭讲,媒体传话又难免添油加醋,不如找个大平台直播对质,他声称这不仅是为了澄清西贝的相关争议,更希望能为预制菜行业树立典范。
老罗这招可谓高明,直接将暗处的较量变成了明处的对决,当下企业争端往往通过公关公司撰写“小作文”或借助律师函进行暗战,缺乏当面锣对面鼓的坦诚,而贾国龙此刻正面临全网声讨,西贝营业额持续下滑,参与直播对质或许反而能成为转机。
这场看似个人恩怨的争吵,实则关乎一个万亿级市场的未来走向,预制菜行业近年来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早在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与范围。
如今在商场就餐,上菜速度越来越快,但消费者心中都明白:这绝非现炒,西贝作为餐饮老牌企业,布局预制菜是战略必然,但消费者对“预制”二字心存芥蒂,导致企业陷入想说又不敢说的困境。
贾国龙提出学习胖东来展示后厨,本质上是一种折中方案,既展示透明,又回避了是否预制的核心问题。
而罗永浩的介入,看似打抱不平,实则精准把握了行业痛点,他深谙流量之道,此次争论既能为个人带来热度,也能为行业挑刺,客观而言,直播对质确实有助于厘清真相,在信息混乱的当下,消费者需要一面“照妖镜”来辨别真伪。
若西贝敢于应战,不仅能够直面争议,更可能推动整个预制菜行业的透明化进程,从标准制定到工艺规范,从添加剂使用到冷链管理,这些长期被回避的问题都需要被摆在台面上讨论。
贾国龙虽然已经道歉,但字里行间透着不服,他若真敢在直播中公开西贝的预制菜占比、冷链成本和保质期等关键数据,评论区很可能会瞬间炸锅。
罗永浩的动机同样值得玩味,他放下直播带货的主业,转而介入餐饮行业争议,延续了其一贯的“怼天怼地”风格,从早年砸西门子冰箱,到与王自如当面对质,再到去年嘲笑新东方俞敏洪,追求热度固然是其本性,但客观上也能推动行业进步。
目前来看,贾国龙接招的可能性不大,在微信群里骂骂咧咧容易,真要面对罗永浩的犀利提问,恐怕连“网络黑嘴”四个字都说不圆,但公众期待他能够硬气一回,毕竟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西贝的透明化将产生示范效应,倒逼整个行业进行改革。
即便直播成真,我们也不能期望一次对话解决所有问题,预制菜行业水深莫测:有工厂使用临期原料,更换包装后冒充“当日鲜制”;有企业鼓吹“冷链运输”,实则温度监控形同虚设,这些深层次问题需要监管部门介入,建立明确标准和完善监管体系。
作为消费者,我们的诉求其实很简单:不反对预制菜,但要求知情权和选择权,汉堡、卤味等食品都是预制菜的成功范例,只要明确标识,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倘若商家谎称“厨师现炒”,实则提供加热预制菜,那就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这如同恋爱关系,坦诚是基础,玩套路迟早会翻车。
真心期待这场直播对质能够成真,若贾国龙能带上西贝的预制菜样品,在现场展示配料表、保质期和代工厂信息;若罗永浩能施展其招牌拷问技巧,直面行业痛点——那将是中国预制菜行业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场公开讨论。
无论最终谁胜谁负,消费者都将成为最大赢家,我们将借此看清预制菜的本来面目,理解其工艺与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来源:快看张同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