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第一天,有人从长沙到张家界,导航显示四小时,结果在常德服务区啃了八根烤肠才挪出十公里。
“堵在湖南”四个字,已经成了朋友圈里的集体噩梦。
国庆第一天,有人从长沙到张家界,导航显示四小时,结果在常德服务区啃了八根烤肠才挪出十公里。
不是段子,是导航截图。
湖南天生就是十字路口。
京港澳、沪昆、长张、岳临……东西南北的车流像四条大河汇进洞庭湖,节假日再叠加返乡+旅游双buff,日均百万辆的钢铁洪流往双向两车道里灌,不堵才怪。
省交通厅自己都承认,假期流量比平时涨五到七成,G60沪昆邵阳段甚至飙到单日110万辆,相当于把整个深圳的车一次性倒进一条山路。
车道窄只是表面,更绝望的是地形。
湘西那一片喀斯特地貌,隧道连着高架,高架接着隧道,想扩一条应急车道得炸山,一公里造价能顶平原三倍。
网友吐槽“限速80像开龟爬”,可谁敢在十八连弯的山路飙120?去年长张高速一辆货车侧翻,后面堵了17公里,救护车都得靠人墙抬出来。
智能调度也跟不上节奏。
很多路段还是人工举着喇叭喊“走这边”,导航播报永远比现场慢半小时。
有人试过绕江西、绕湖北,结果导航一刷新,绕路比直线还多堵两小时——全国都在过节,谁也别想逃。
想错峰?
难。
张家界天门山、凤凰古城、韶山……热门景区假期门票提前一周售罄,高铁票秒光,剩下的只能自驾。
公司放假统一、学校不提前,打工人想周一走?
领导一句“项目节点”直接劝退。
于是所有人默契地卡在同一个时间窗口,把高速变成停车场。
好消息是,岳阳段扩容已经动工,双向八车道的京港澳新线2027年通车;智能交通系统也在试点,隧道里装了毫米波雷达,事故30秒内就能预警。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今年国庆想不堵,只能靠自己:凌晨四点出发,或者干脆把年假拆成两段,避开头尾高峰。
有人提议干脆给湖南高速装“潮汐车道”,早高峰南往北多一条,晚高峰反过来。
听着像玩笑,但浙江已经在杭甬高速这么干了。
还有网友更狠:建议把凤凰古城门票改成“预约制+动态价”,假期涨三倍,自然劝退一批凑热闹的人——虽然听起来不近人情,但堵在高速上闻尾气更惨。
最后说一句:如果非要假期去湖南,记得后备箱塞满零食和尿不湿。
以及,提前把车载音乐换成郭德纲,至少耳朵不遭罪。
来源:高冷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