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政策扶持为先导,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建设呼和浩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从闲置空房到“一园三区”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集群,从单一服务模式到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呼和浩特市正以蓬勃之势,打造辐射国内外的人力资源服务新高地。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政策扶持为先导,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建设呼和浩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从闲置空房到“一园三区”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集群,从单一服务模式到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呼和浩特市正以蓬勃之势,打造辐射国内外的人力资源服务新高地。
政策引领 构筑产业发展根基
“四五年前这里还是闲置的空房呢!”呼和浩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负责人高云龙站在产业园大楼里不禁感慨,“四年间,产业园的蓬勃发展犹如破土而出的青竹,攀高有劲、拔节有声!”
2020年,呼和浩特市按照国务院“培育创新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要求,以“立足内蒙古、连接中西部、服务中俄蒙”为目标,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呼和浩特市先后出台了《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首府人才工作的意见》《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开拓市场,在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承接市场调研、岗位征集、招聘活动、引才荐才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经过四年发展,如今的呼和浩特产业园已经逐步形成“一园三区”(金川核心园区、云谷数字园区、北方人才中心)相互协同、同步推进的“黄金三角”发展格局。
三个园区聚集中智集团、锐仕方达等133家企业,业务覆盖人力资源外包、招聘与猎头服务、员工培训、人才测评等人力资源服务全领域。园区业务不仅辐射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盟市,还延伸到了俄罗斯和蒙古国,年度营收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创新驱动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呼和浩特产业园作为推动全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牵引,持续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引领作用,先后引进全球知名人力资源企业1家,国内百强人力资源企业3家,自治区级领军企业17家,帮助本土企业不断增强专业能力、扩大业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学习先进企业经验,我们研发了人才发展数字化平台,逐步推动业务向招聘考试、人才测评、企业咨询培训等高附加值业务转型升级。”卓悦人力资源服务公司陈经理介绍。
为加大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呼和浩特市通过产业园持续向入驻企业提供税务咨询、法律服务、直播培训等一系列助企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不断将业务触角向外延伸。
为持续扩大人力资源产业服务效能,呼和浩特市紧跟时代需求,不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渠道从“线下”向“线上”延伸,建成自治区首家直播带岗基地。
在产业园金川园区3楼,十间风格各异的直播间里,主播们正通过镜头向全国求职者展示着呼和浩特的就业机会。“我们从2023年8月开始直播带岗,目前已经累计直播了1100余场,推荐岗位45万个次,直播观看人数达到340万人次。”直播带岗基地运营负责人邢建坤介绍。
呼和浩特产业园搭建人力资源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园“集聚效应”,为企业解决各类需求。比如入驻产业园的锐仕方达猎头团队和屹峰劳务公司可以同时为伊利集团提供技能型人才输送和科研专家等创新人才引进服务,助力企业以最便捷的方式完成全链条战略性人才配置。
诚信护航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诚信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必不可少的品质,诚信建设对于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生态至关重要。2024年,为规范和引导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经营、健康发展,呼和浩特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市场管理和行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力资源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共28家企业获评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占自治区总量的35.9%。
为加快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良好环境,呼和浩特市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托年度报告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实地勘验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并广泛开设群众投诉举报通道,严厉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多措并举优化行业环境。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