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动态】“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 点亮青少年科学梦想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16:49 1

摘要:当科学的种子播撒在青春的沃野,当报国的信念扎根于少年的心田,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成华学子的逐梦之路,为青少年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科学家精神在校园中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三场精彩纷呈、令人难忘的

“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

当科学的种子播撒在青春的沃野,当报国的信念扎根于少年的心田,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成华学子的逐梦之路,为青少年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科学家精神在校园中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三场精彩纷呈、令人难忘的活动吧!

01

《“人造太阳”点亮能源梦想》

9月15日上午,由成华区科学技术协会、成华区教育局主办,成都市科学传播学会承办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成都市锦官城小学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人造太阳”点亮能源梦想》为主题,吸引近330名师生热情参与。

讲座特邀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高级工程师郑雪博士担任主讲嘉宾。

郑雪博士以《钢铁侠》《流浪地球》等科幻作品中的能源场景为引,通过生动形象的类比,层层剖析能源对文明发展的关键作用。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郑雪博士系统阐释了全球能源危机的紧迫性,并引出核聚变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她以通俗语言解读“人造太阳”的运行原理,结合我国核裂变的研发成果,向同学们展现我国在核领域的国际地位。

讲座的最后,郑雪博士对同学们寄予了希望:“希望在场的同学们可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品德高尚、博学多才、成绩优秀、身体健康的学生。希望各位长大后能一起从事核聚变事业,和我们一起‘种太阳’。”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未来为攻克“人造太阳”技术难题、解决能源危机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芯片的前世今生》

9月15日上午,由成华区科学技术协会、成华区教育局主办,成都市科学传播学会承办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举行。本次讲座以《芯片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带领260名师生穿越电子文明的时空隧道。

讲座特邀电子科技博物馆资深讲师、课程开发师秦键颖担任主讲嘉宾。

秦键颖老师以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日常设备为引,抛出问题“我们在哪里见到过芯片?”,瞬间点燃学生好奇心。他将芯片喻为“电子设备的大脑”,并带领学生回溯电子文明发展史:从电子管时代的笨重设备,到晶体管推动电子技术“涨潮”,直至集成电路诞生开启“众星捧月”的芯片时代。接着,秦键颖老师化身“微纳工程师”,通过趣味模拟光刻实验揭开芯片制造的奥秘,让孩子们了解芯片制造的精密与神奇。

“你脑海中的芯片是怎样的?”活到最后,秦键颖老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们脑洞大开:“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能装下整个图书馆!”“未来的芯片会不会像树叶一样柔软?”秦键颖老师以华为麒麟芯片、北斗导航芯片为例,阐释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突破,并畅想未来芯片的科幻功能:“或许有一天,芯片能像蒲公英种子般植入人体,实时监测健康数据。”

03

《黄金4分钟:人人必学的心肺复苏救命术》

9月15日下午,由成华区科学技术协会、成华区教育局主办,成都市科学传播学会承办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成都双庆中学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黄金4分钟:人人必学的心肺复苏救命术》为主题,吸引了百余名师生踊跃参与。

本次活动特邀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一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彭姗姗担任主讲嘉宾,护师程利协同完成急救操作演示。

讲座伊始,彭姗姗老师以一段轻松幽默的心肺复苏急救动画短片开场,迅速吸引了全场学生的注意力,在欢快的氛围中引出了“黄金4分钟”这一严肃而重要的主题。随后,她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搏骤停的严重性、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以及“黄金4分钟”所蕴含的急救理念。彭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配合程利老师的现场模拟操作,清晰展示了如何判断心跳骤停、正确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以及AED设备的使用方法,一再强调“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基本原则。

同学们全程认真聆听,积极回应彭老师提出的问题,踊跃参与互动问答,现场气氛活跃,展现出对急救知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意愿。彭老师鼓励大家扎实掌握基础急救技能,以便在危急时刻能够勇敢伸出援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活动尾声,彭姗姗老师邀请现场学生上台,在程利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模拟操作。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体验,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黄金4分钟”急救流程的理解与掌握。

未来,成华区科协将继续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让科学知识走进课堂,让科学家精神浸润心灵,激励更多青少年崇尚科学、勇于探索、乐于奉献。

来源:科普成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