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再暴雷,超市里的鲨鱼肉竟是濒危物种,科学家已确定物种来源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6 16:45 2

摘要:《海洋科学前沿》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明确证据,该研究检测了从互联网以及华盛顿特区、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和佐治亚州的超市购得的30份鲨鱼产品。

美国餐饮市场又曝出了令人震惊的消息,超市中售卖的鲨鱼肉,竟有三分之一来自濒危物种!

《海洋科学前沿》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明确证据,该研究检测了从互联网以及华盛顿特区、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和佐治亚州的超市购得的30份鲨鱼产品。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确定了其中29个样本的物种来源,结果发现31%的购买样品来自大双髻鲨、扇髻鲨、沙洲鲨和短鳍鲭鲨这四个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

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美国市场上鲨鱼肉标签误贴问题已十分严重,所谓的“鲨鱼”标签下,隐藏着大量濒危物种的身影。

而造成这一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当大型鲨鱼进入超市和市场时,通常已被加工成去掉所有特征的鱼片。

正如北卡罗来纳大学海洋生态学家、该研究负责人萨凡纳·莱伯恩所解释的,卖家往往无法辨识所售品种。目前缺乏对鲨鱼品种标注的强制要求,使得商家在标签标注上存在随意性。

要么错误标注为其他物种,要么仅笼统地标为“鲨鱼”,无法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准确的物种信息。这种模糊的标签标注,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到濒危物种制品。

再看这一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鲨鱼种群因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因素已锐减逾70%。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显示,在约550种已知鲨鱼中,14%被列为易危物种,11%为濒危,12%为极度濒危,此外还有74种鲨鱼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受威胁物种,其制品的国际贸易被禁止或受到严格管制。

而美国市场上濒危鲨鱼肉的流通,无疑加剧了鲨鱼种群的生存危机。濒危物种本就数量稀少,亟需保护以维持生态平衡,而非法捕捞和销售这些濒危鲨鱼,会进一步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甚至走向灭绝。

鲨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顶级捕食者角色,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控制 prey(猎物)种群数量、保持海洋生态链的稳定至关重要。

一旦鲨鱼种群大幅减少,将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比如导致其猎物数量过度增长,进而破坏海洋中的植被和其他生物群落,最终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称,部分被检测出的鲨鱼品种,包括扇鳍锤头鲨、大锤头鲨和暗色光鳍鲨,已知含有高浓度的汞、甲基汞及砷。

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危害不容小觑,研究新闻稿指出,它们可能损害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并诱发癌症,更严重的是,上述三种鲨鱼还与胎儿认知发育障碍及死亡存在关联。

消费者在购买鲨鱼肉时,由于标签模糊,无法知晓所购买产品的具体物种,也就无法判断其是否存在健康风险.

他们缺乏专业的检测手段来辨别鲨鱼肉中的重金属含量,只能依赖产品标签获取信息,而当前混乱的标签状况,使得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暴露在极大的风险之下,尤其是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受到的潜在危害更大。

《福布斯》杂志指出,鲨鱼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会多次转手并跨越多个国界,这一复杂的流通链条使得非法捕获或来自不可持续渔业的鲨鱼很容易混入供应链。

美国作为鲨鱼肉消费市场之一,自然也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

由于缺乏有效的追溯体系,监管部门难以追踪鲨鱼产品的来源,无法确定其是否来自合法捕捞、是否属于受保护物种。

当鲨鱼产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流转时,相关的证明文件可能存在缺失或造假情况,进一步增加了追溯难度。

美国销售鲨鱼肉的合法性主要取决于捕捞地点和物种,这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濒危物种法案》的监管。

由于鲨鱼产品经过加工后难以辨识品种,即使法律禁止销售濒危物种鲨鱼肉,卖家也可能因无法确定品种而无意中违法,或者借此机会故意销售非法产品。

研究人员呼吁应强制要求卖家标注具体的鲨鱼品种,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避免购买无标识或标识模糊的鲨鱼肉制品。

美国超市中1/3鲨鱼肉为濒危物种这一问题,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标签管理、生态保护、贸易追溯、法律监管等多方面问题交织的结果。

只是美国“环保卫士”的头衔因为这些濒危鲨鱼变得摇摇欲坠,不知他们心中会作何感想。

来源:易霄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