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贾国龙在餐饮行业微信群中说“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罗永浩随即在微博回应:“好,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
原本已趋于平息的“西贝预制菜风波”再次被点燃。
贾国龙在餐饮行业微信群中说“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罗永浩随即在微博回应:“好,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
9月初,罗永浩发文质疑西贝部分菜品为“预制菜”,并对其使用预制菜却未明确告知消费者的行为表示不满。
西贝方面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否认使用预制菜,并表示“欢迎公众参观后厨”。
为证明“清白”,西贝开启直播带网友看后厨、看仓库,甚至公开配送流程。
但直播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细节,比如“牛肉条每四天配送一次”“西兰花保质期24个月”“使用过往年份生产的料理包”等。
同日傍晚,新华社发布文章《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指出公众对预制菜的焦虑,并强调“更多理性的消费者并非反对预制,而是反对隐瞒和欺诈”
早在事件发酵初期,贾国龙就在回应中说出“生意可以不做,非必须说清楚”,引发网友质疑其对顾客态度傲慢。
贾国龙作为一家年营收数十亿元的餐饮品牌创始人,在此类事件中,理应代表企业发声,而非个人情绪节奏。
预制菜在现代餐饮体系中已广泛使用,其优点在于统一标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但消费者关心的是:你有没有告诉我?有没有让我自主选择?而不是你是否使用了某种加工方式。
贾国龙用“直播后厨”来自证清白,反而暴露出更多问题。
近年来,多个品牌因创始人或高管的个人言论引发舆论危机。
一个企业家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品牌的声誉与市场表现。
尤其是在社交媒体高度活跃的今天,企业家不再是幕后人物,而是品牌的“第一发言人”。
企业家身份天然带有公众性,其发言是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罗永浩虽然以“攻击性人格”著称,但在这起事件中,他在9月14日白天已明确表示“收场”,而贾国龙则在关键时刻情绪失控,重新引爆舆情。
这场风波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企业责任感、沟通能力与情绪管理的深层考验。
贾国龙本有机会“体面收场”,但却因一句话让事件回到了起点。
公众并非不宽容,而是对企业的透明度和真诚度有更高的要求。
真正能解开这场风波的,不是更激烈的言辞,而是更理性的沟通与更清晰的责任担当。
一个企业家的“真性情”如果脱离了企业战略,只会变成品牌的风险点;一个品牌的信任基础,如果建立在遮掩与争辩之上,终究难以长久。
危机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企业的底色与领导者的品格。
来源:时代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