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第8场),详细解读近日发布的《济宁市2024年水土保持公报》,并回答媒体提问。
1
9月1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第8场),详细解读近日发布的《济宁市2024年水土保持公报》,并回答媒体提问。
发布人
王卫东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郝晨宇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水资源与节约用水科科长
李申安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水土保持技术科科长
舒博宁
济宁市水文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1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日报记者
请问“十四五”以来,济宁市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郝晨宇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
水资源与节约用水科科长
“十四五”以来,济宁市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东部低山丘陵区的曲阜、泗水、邹城为重点,以国家、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增治理面积356平方公里,国家、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小流域33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趋势。
一是高位推动,规划先行。《济宁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以市人民政府令第76号公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实施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济宁市水土保持工作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市级及各县市区、功能区全部完成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并由政府或管委会批复实施,规划体系已经建立,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步入规范化发展快车道。
二是立足项目,综合治理。“十四五”以来,国家、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2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76%。坚持服务围着项目转、工作围着项目干,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提前摸清家底,高质量编制小流域项目实施方案,做好项目储备及资金政策的协同配套工作,为项目落地奠定基础。工程实施中,强化组织领导,突出抓好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规范工程建设,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
三是精准防治,提高效益。济宁市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根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和实地调研情况,详细掌握全市水土流失总体状况,以东部低山丘陵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精准布设防治措施、小流域项目。在实施方案编制和工程建设中,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型、绿色产业型、和谐宜居型等特色小流域产业综合体,有效吸纳就业、带动群众增收,提供更多更优水土保持生态产品。
四是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协调,统筹国土绿化、矿山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推动治理任务落地落实;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受益群众等广泛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以及多方共治、共建共享的防治体系。
大众网记者
请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关于生产建设单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李申安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水土保持技术科科长
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扰动地表植被,对水土资源破坏比较严重,生产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要求,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
一是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征占地面积0.5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1000立方米以上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并取得批准手续。
二是加强组织管理。生产建设单位是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主体,其水土保持工作应纳入整个工程管理中,明确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施工管理制度。
三是落实后续设计。依据水利部令第53号、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有关技术标准,在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编制水土保持篇章、细化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四是全面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全面落实表土保护、截排水、降水蓄渗等防护措施,有效控制生产建设活动人为扰动新增水土流失。同时,加强变更管理、弃渣场管理,做好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等。
五是开展水土保持监理监测。主体工程开展监理工作的项目,应当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规定和水土保持监理规范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项目,应当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行水土保持监测“绿黄红”三色评价。
六是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并报备验收材料。生产建设项目在投产使用前,需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材料包括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对实行承诺制或者备案制管理的项目,只需要提交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
济宁日报记者
请问在水土流失监测中,通过有限面积的径流小区观测数据,推演和评估整个区域的情况,其核心科学方法是什么?
舒博宁
济宁市水文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关于利用有限面积的径流小区观测数据,进行推演、评估整个区域的情况,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选址的典型性代表性。径流小区的选址要经过严格科学论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土壤类型、坡度和耕作方式。例如曲阜九仙山选择15°坡度的棕壤土,这是该区域最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典型坡耕地类型。径流小区如同“标准病理切片”,能纯粹揭示特定条件下的水土流失规律。应选择当地最主要土壤类型、最具代表性坡度、坡长和典型耕作方式的地块。
二是“点面结合”的尺度转换技术。通过建立坡面与流域的同步观测系统,构建相关关系模型。目前水利部正在推进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程,曲阜九仙山径流小区将升级为同时具备径流小区和沟道卡口站的综合站点,实现从坡面到流域的科学推算。
三是长期序列数据的规律性价值。径流小区的核心价值在于长期连续观测,虽然它的空间代表性有限,但其时间代表性极强。首先是揭示治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流失量变化,其次是比较不同耕作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再次是提供评价治理效果和预测风险的权威依据。
因此,水土保持监测不是简单用点代面,而是将“点的精密规律”与“面的空间信息”通过科学模型结合。径流小区是提供精准基础参数的“锚点”,失去这个基准,大尺度推算将失去科学基础。当前工作正是要确保这个“锚点”的精准可靠。
济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简要介绍一下济宁市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划定工作开展情况?
李申安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水土保持技术科科长
划定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是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举措。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开垦坡度、即25度以上且位于耕地保护红线外的土地。根据近年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济宁市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0-70%,而25度又是土壤侵蚀发生较大变化的临界坡度,一旦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对地表造成持续扰动,极易引发严重水土流失。
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划定在全省尚属首次,无经验可参考学习,济宁市立足“早”字、先行先试,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时间节点,明晰了技术路线、划定方法,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组织实施。划定中,多次到省水利厅、省水科院汇报沟通,到各县市区陡坡地现场实地调研,及时化解工作中的疑问难题。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于今年2月18日,全市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划定成果率先通过省级审核,目前已完成公告、立牌等工作。
下一步,济宁市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禁止开垦陡坡地依法管控、严格保护,切实抓好水土流失源头防控,杜绝违法违规开垦行为,不断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冯雯雯
审核:孙静、谷雨
来源:济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