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集团高质量完成天津站北广场环境治理专项任务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20:03 1

摘要:为全力做好2025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保障工作,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市城管委及相关部门要求,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佳状态高质量完成专项治理任务,以实干实绩展现国企担当、传递城市温度。

为全力做好2025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保障工作,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市城管委及相关部门要求,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佳状态高质量完成专项治理任务,以实干实绩展现国企担当、传递城市温度。

党建领航,轨道担当勇先行

轨道交通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天津站北广场环境整治是服务峰会、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政治任务,高位统筹落地见效。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分管负责同志下沉一线,采用扁平化、专班化管理模式,确保指令直达一线。领导班子成员多次踏勘现场,结合实际动态优化设计方案,组织召开专题会,及时协调解决施工难题,打通堵点难点。组建党员突击队,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7047精神,冲锋在前、日夜奋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城市窗口焕新升级第一线。

创新模式,环境提升加速度

面对任务重、时间紧的挑战,轨道交通集团党委抽调骨干力量,创新实施“1127”管理模式,即“1个中心目标:锚定环境治理与峰会保障双重任务;1套计划安排: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2类清单:细化任务台账与问题台账;7项机制:保障流程规范与效率提升”。在市城管委、河东区政府、国铁天津站、站区办等单位协同下,于5月25日顺利完成主体工程,8月完成摆花布景等工作,以“轨道速度”交出环境提升亮眼答卷。

匠心品质,津门韵味巧体现

轨道交通集团所属地铁集团作为天津站北广场环境提升改造的建设单位,牢固树立“精雕细琢”的匠心理念,综合运用“绿化、清洗、维修、铺装、点亮”五大手法,将“生态基底”与“功能细节”相结合,于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中融入津门文化底蕴,让天津站这一城市窗口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一是绿化升级。从“迎宾礼仪”与“市民体验”双维度出发,以植物语言绘就迎宾画卷。中心天井区域采用五重景观设计,以北海道黄杨篱为骨架,搭配应季花卉与冷季型草坪,打造站外“生态剧场”。东、西贵宾通道区域种植迎客松与紫丁香,枝干舒展显雅致,花香馥郁传温情,以植物语言传递津门迎宾之礼。客运站前,金叶白蜡与“紫色秋天”交织出斑斓叶色。让每一处转角都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点,让出行途中满是惊喜。

二是建筑装饰。针对天津站北广场建筑特色,坚持“尊重历史、融入现代”的改造原则,在古韵新潮间延续城市文脉。对办公楼等历史建筑立面进行清洗,让老建筑重焕生机。客运站采用真石漆喷涂与LED屏幕安装,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注入科技活力,让传统空间与现代元素和谐共生。字体修复沿用传统工艺,商铺牌匾融合现代美学,石材缝隙处理力求“修旧如旧”,让城市文脉在四万多平方米的建筑装饰工程中悄然延续。

三是道路铺装。以“安全、舒适、高效”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与细节优化,提升道路使用体验与空间利用效率。西通道沥青面层采用双机联铺技术,消除接缝冷茬,将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让通行更平稳。创新现浇树池方案,将狭窄绿化带拓展为行人休憩的景观平台,让有限空间发挥最大价值,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安全与舒适。

四是文明施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文明施工贯穿环境提升改造的全过程。优化设置施工围挡与警示标识,清晰划分作业区域与通行空间。错峰作业,避开市民出行高峰与休息时段,最大限度降低对旅客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既保障了提升改造任务高效推进,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2025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重要讲话精神,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天津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据“天津轨道交通”,2025年第158篇,总第212篇。欢迎约稿)

来源:扬媒生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