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预制菜风波,这事儿本来不大:罗永浩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就像说今天天气不太好一样寻常。
一场预制菜风波,这事儿本来不大:罗永浩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就像说今天天气不太好一样寻常。
西贝老板贾国龙的反应那叫一个刚烈:立马跳出来说“一道预制菜都没有!要起诉!”好家伙,这就好比邻居说你家炒菜盐放多了,你直接把锅端出来要跟人干架。
贾国龙的反应,直接把小事闹大了。
不得不说,这波很老登!
“老登”一词或许带有调侃,却准确描绘了那些从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形象。他们有着惊人的创业韧性,却也可能因过往成功而固守既定模式。
贾国龙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内蒙古临河的一家小吃店起步,将西贝打造成中国餐饮的头部品牌,他有着足够的理由自信。
但这次危机中,这都几天了,身边还没有人敢对他说实话。
贾国龙表现出的大家长作风、对质疑的零容忍态度,没有董事会制约,没有管理层制衡,老板一言堂的决策模式在危机时刻尤其危险。
贾国龙身边显然缺少能够直言相谏的下属,以至于一错再错,都是“品牌老登”的典型特征。
贾老板说西贝不贵? 忘了钟薛高了吗。
身边绝大多数的朋友跟我一样,以前经常吃西贝,后来真觉得贵,就去的就很少了。
从经营者视角看,贾国龙的愤怒可以理解:西贝投入巨资建设现代化厨房,使用优质食材,却被称为“预制菜”——这个已被污名化的词汇。
预制菜需要教育普及,现在消费端,全是情绪、毫无理性,宝妈听到西兰花保质期24个月都要跳起来了。
一边倒的污名化是对餐饮业发展很大的阻力,这是整个行业需要推动的知识教育,有几个人知道西兰花保质期24个月其实没啥问题,低温零下35°冷冻技术,比新鲜的细菌含量低多了,预制菜本身是积极进步的,缺少的是管控和认知教育。
但从消费者视角,问题简单得多:我花人均百元以上的价格就餐,是否有相应的体验价值?菜品是现做还是预处理,只是这个价值判断的一部分。
经营者企图让消费者按照经营者的逻辑去思考问题。然而商业的本质是,你的高价能否成立,取决于消费者买单的意愿和能力,而不取决于你的成本高低。
建议贾总学习下杜总的道歉视频。
“品牌老登”怎么转变:
从大家长到掌舵人:引入董事会决策机制,避免一言堂。
从自卫到自省:面对批评首先反思而不是自卫,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真正倾听市场声音。
从守成到开放:大胆启用年轻管理团队,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吸收新鲜思维和观念。
西贝最需要的不是证明自己有没有预制菜,而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71%的餐饮消费由Z世代贡献,服务年轻人的企业必须学会用年轻人的语言与年轻人对话。
开饭馆不是打辩论赛。客人说菜咸了,你就说“下次少放盐”,而不是解释“这是青海湖的盐,一斤八十”。
大家长的傲慢,最终只能由企业自己买单。放下身段,学会道歉,拥抱变化——这不是认怂,而是新一代餐饮老板的真正自信。
超级嘴巴就是超级创意
作为坐拥千万粉丝的大V,一句话就能让企业损失惨重,老罗应该有点企业经营的敬畏心。
罗永浩这些年骂过的人不少,他连自己前老板俞敏洪都损过,但俞敏洪从不出来回应。
人家的格局,就是不跟你下场到泥潭里打滚。
西贝现在咋办?
听老罗的,找个靠谱的第三方直播平台,跟老罗一起当面讲清楚,为啥要跟老罗一起直播,而不是自己发视频图文,因为对消费者来说,直播这瓜很好吃。
透明就透明到底裤,把冷冻鱼肉、羊排、面点这些说清楚,为什么使用冷冻的,消费者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改。
这个瓜吃完了也就不吃了。
来源:小诺言的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