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粮食生产者补贴标准下发,防止套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6 21:02 1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5年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了使2025年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的补贴对象、补贴面积、补贴作物等信息公示到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公示的方式进行公示。2025年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5年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了使2025年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的补贴对象、补贴面积、补贴作物等信息公示到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公示的方式进行公示。2025年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标准分别为,大豆补助标准350.73元/亩。玉米补助标准16.73元/亩。稻谷地表水灌溉稻谷补助标准156.53元/亩,地下水灌溉补助标准106.53元/亩。

好政策需要好落实,如何防止不法农户套补?

为有效防止不法农户套取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资金,要通过以下制度性措施保障补贴精准落实:

一、完善全流程核查机制

1. 申报主体责任制:明确生产者对申报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要求自主填报种植面积、作物类型及耕地来源,并签订承诺书。

2. 多维度数据比对:将申报面积与土地确权数据、二轮承包面积、遥感测绘数据等进行横向比对,并与历年补贴面积进行纵向分析,筛选异常信息重点核查。例如,黑河市核查发现地表水灌溉稻谷仅195.5亩,通过精准对比避免虚报灌溉类型。

3. 多层级现场核实:村级初审后,乡镇政府组织实地查验(如无人机航拍、人工丈量),区县农业农村部门再随机抽查。

二、强化公开监督与失信惩戒

1. 两级公示制度:村级申报结果需在村屯公示7天,区县级汇总数据通过政府网站和村公告栏二次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 举报奖励制度:开通电话、网络等举报渠道,对查实的套补行为给予举报人奖励,形成群体监督压力。

3. 信用黑名单制度:对虚报面积、伪造耕地来源等恶意骗补者,除追回资金外,纳入农业农村信用体系,限制后续补贴申请资格。

三、严格资金发放闭环管理

1. “一卡通”直接发放:补贴资金直拨至生产者个人账户,避免经手第三方,防范截留挪用风险。

2. 动态信息核验:农业农村部门与财政部门共享耕地核查、种植数据,在资金发放前进行最终核验,确保“数据、账户、金额”三匹配。

四、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1. 耕地合法性审查:明确非合法耕地(如退耕土地、未批开垦地)不纳入补贴范围,并建立自然资源部门联审机制。

2. 作物类型交叉验证:对同时申报玉米、大豆或稻谷的耕地,通过播种记录、购销合同等佐证材料验证真实性,防范重复套补。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申报—核查—公示—发放—监督”的完整闭环,确保补贴精准惠及合法生产者。

来源:风闻论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