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随着治疗的深入,临床上仍面临两大“拦路虎”:一是绝大多数经典敏感突变患者最终会面临TKI耐药,导致后续治疗陷入困境;二是少数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随着治疗的深入,临床上仍面临两大“拦路虎”:一是绝大多数经典敏感突变患者最终会面临TKI耐药,导致后续治疗陷入困境;二是少数罕见突变患者长期缺乏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临床需求迫切。 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作为一款新型的TROP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正以其独特的机制和卓越的临床数据,已于今年3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EGFR-TKI和含铂化疗治疗进展的局晚期或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成为全球首个在肺癌适应症上获批的 TROP2 抗体偶联药物,为 EGFR 突变 NSCLC 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填补了国内该领域耐药后治疗的空白。令人期待的是,芦康沙妥珠单抗还有望跻身 2026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一旦成功纳入,将显著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大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使更多 EGFR 突变肺癌患者能够从中受益,为他们的生命健康带来更多保障。
一、EGFR突变治疗的两大“拦路虎”
EGFR突变是NSCLC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尤其在亚洲人群中,其发生率高达40%-50%[1]。EGFR-TKIs作为一线标准治疗,虽然能带来显著的缓解,但耐药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挑战。一旦TKI进展后,主要以含铂双药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为主,再次进展后仅化疗单药可用,疗效有限,毒性反应大,预后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EGFR罕见突变(如G719X、S768I、L861Q和Exon 20插入突变等)患者的治疗选择更为有限。由于这类突变类型复杂多样,且患者数量相对较少,长期以来缺乏针对性的标准治疗,使得这部分患者的临床管理成为一大难题。
二、双线作战,各个击破
芦康沙妥珠单抗凭借其在经典突变TKI耐药和罕见突变领域的双重突破,展现出“双线作战,各个击破”的强大潜力。
攻克经典耐药:三线治疗新标准,二线适应症蓄势待发
OptiTROP-Lung03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芦康沙妥珠单抗与多西他赛在经EGFR-TKIs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已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BMJ》上发表[1],并于2025年ASCO年会上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45% vs 16%),疾病控制率(DCR)也更高(82% vs 60%)。更重要的是,芦康沙妥珠单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PFS 6.9个月 vs 2.8个月),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70%;同时带来了具有临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获益改善(12个月OS率 73% vs 54%)[1],死亡风险降低51%。在安全性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56% vs 72%),且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未发生因TRAE导致的停药或死亡[1]。
基于OptiTROP-Lung03研究的突破性成果,芦康沙妥珠单抗已获批成为EGFR-TKI和含铂化疗治疗进展的NSCLC患者治疗的新标准,为这部分急需新选择的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值得一提的是,芦康沙妥珠单抗针对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研究已达研究终点,未来有望很快获批,这将进一步拓宽其在EGFR突变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为患者提供更早期的治疗选择。
覆盖罕见突变:为“无药可治”的患者带来希望
除了在经典突变TKI耐药领域的突破,芦康沙妥珠单抗在罕见EGFR突变NSCLC患者中也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SKB264-II-08研究(Cohort 5a和5b)是一项II期临床研究,评估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在经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罕见EGFR突变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包括G719X、S768I、L861Q和Exon 20插入突变在内的罕见EGFR突变患者中,芦康沙妥珠单抗的ORR达到35.7%,DCR为85.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9.5个月[2]。这些数据表明,芦康沙妥珠单抗能够高效覆盖各类罕见突变,且在获批适应症范围内,为长期缺乏标准治疗的罕见EGFR突变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三、揭秘“一体两面”背后的统一战术
芦康沙妥珠单抗之所以能“通吃”经典与罕见EGFR突变,其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药物机制。根据《Nature Medicine》发表的KL264-01和SKB264-II-08研究[3],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疗效与EGFR突变状态密切相关,EGFR突变本身就是其疗效的“导航仪”。
体外实验结果清晰地表明,EGFR突变会显著增加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内吞和溶酶体摄取。尤其是在对TKI耐药的EGFR突变NSCLC细胞系中,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摄取率甚至高于未接受过TKI治疗的细胞系[3]。这意味着,无论EGFR突变是经典型还是罕见型,也无论患者是否对TKI产生耐药,芦康沙妥珠单抗都能通过TROP2介导的内吞作用,更有效地进入肿瘤细胞,释放其细胞毒性载荷(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从而实现对整个EGFR突变谱系的精准打击。
大咖专家点评
1.化繁为简的临床优选策略:在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中,耐药机制的复杂多样性让临床决策陷入“逐一应对”的复杂困境。芦康沙妥珠单抗的问世,以普适性的高效解决方案打破这一局限,临床医生无需再为不同的突变亚型或耐药机制反复权衡,这一方案可为多数患者带来可靠疗效,大幅提升临床诊疗的效率。
2.全程管理的核心基石:一款创新药物的价值,从不局限于解决当下的问题,更在于能否建立它在整个疾病管理周期中的治疗地位。芦康沙妥珠单抗凭借扎实的疗效成为EGFR-TKI耐药患者治疗的 “关键防线”,如今正向全程管理的核心角色迈进-不仅二线适应症已进入优先审评通道,一线联合奥希替尼的注册研究也在积极推进中。从后线到一线,其正在逐步成长为EGFR突变NSCLC全程治疗的核心基石。
3.重塑治疗格局的生态构建者:过去,靶向药物是EGFR突变肺癌治疗的主导者。以芦康沙妥珠单抗为代表的ADC药物,将成为与靶向药物协同作战的关键“武器”,两者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更长生存、更广覆盖”的治疗新生态,为EGFR突变NSCLC治疗开辟全新维度。 4.普惠于民的健康福祉期盼:创新药物的终极价值,始终与其可及性紧密相连。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的卓越潜力,让广大医患对其早日纳入医保充满期待。这不仅能极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家庭用得起前沿创新疗法,更意味着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全民可享的健康福祉,为推进“健康中国”宏伟蓝图的实现迈出了极具意义的一大步。
来源:直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