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15.07万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这给女性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令很多女性朋友闻之色变。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15.07万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这给女性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所有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因素最为明确,即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主任杨建华主任医师介绍,宫颈癌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有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流血、尿频、尿急等症状;中年患者通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若发展至晚期,症状将更加严重,可能出现全身衰竭、贫血等多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杨建华特别指出,性生活过早、生育过早、性伴侣多的女性尤其要警惕宫颈癌的发生。
值得庆幸的是,几乎所有临床的实践都表明,通过筛查就可以发现大部分宫颈癌前病变,从而阻断宫颈癌的发生。据相关统计,早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92.1%,但如果不治疗,疾病5年生存率就可能从92.1%降低至14.4%。
“接种宫颈癌疫苗,开展规律的宫颈癌筛查,对于确诊宫颈癌患者开展适宜的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姑息治疗等,构成了宫颈癌的三级预防策略。”杨建华表示,做好这三级预防,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还能尽可能保留患者生育力。
是不是感染了HPV就等于得了宫颈癌?
打过HPV疫苗,能否高枕无忧?
体检报告上出现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等英文缩写,代表什么?
9月18日14:30—15:30,我们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主任杨建华主任医师,以及管晓静主治医师,走进浙江大健康视频号名医直播间,聚焦宫颈癌防治这一重要话题,带来相关科普。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