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用日语教学,让中国孩子们用叽里呱啦的“鸟语”学习唐诗是那么的不伦不类,这小鬼子是打算灭亡我们的根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枫桥夜泊》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但是,当这首诗出现在抗日剧《归队》之中时却狠狠扎疼了无数国人的心。
这一针扎在国人的心尖上,滴着血。
因为用日语教学,让中国孩子们用叽里呱啦的“鸟语”学习唐诗是那么的不伦不类,这小鬼子是打算灭亡我们的根啊。
当教书先生眼含热泪,在日语教学之后又偷偷用汉语教了一遍唐诗之后,小鬼子的监督官迅速冲进教室,熟练地啪啪啪掌掴了先生三个响亮的耳光。
这三个耳光,就像是高高举起的皮鞭抽打在无数国人的身上,痛彻心扉。
这一刻,“亡国灭种”开始具象化,“欲亡其国,先灭其史”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这震撼人心的一幕,就发生在九十多年之前的伪满洲国各个城市之中。
当然,比伪满洲国毒害更深的还有台岛。
台岛被毒害到什么程度?直到今天还有台民怀疑自己有小鬼子的血统而自豪。
当年,被严重奴化的台岛几乎没有人再站出来积极抵抗。
更甚至,小鬼子居然在台岛成功征兵20万人投入到半岛和东南亚去作战。
想想都可怕,一个被中华文明熏陶了数千年的地方,结果被小鬼子统治和奴化50年之后,居然有20万年轻人积极入伍成为小鬼子反人类的帮凶。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小鬼子能在东北和台岛推行奴化教育,而同样全省沦陷的山东却无法让小鬼子实现这个目标呢?
我查了查资料,归纳了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之一:伪满洲国的功劳巨大。
不得不承认,小鬼子觊觎东北已久的各种计划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中伪满洲国的建立就是最成功的一环。
从1932年3月1日至1945年8月18日,伪满洲国存在了13年零5个月之久。
它的存在,麻痹了伪满洲国治下众多国人的神经,也给小鬼子侵略我国土的事实和野心披上了一层看似“合法”的外衣。
在有些民众眼中,自己接受的不是小鬼子的统治,而是大清皇帝的治理,哪怕是接受小鬼子的奴化教育也应该心安理得,因为那是溥仪皇帝下达的诏书。
在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统治下,小鬼子对国民的行为方式进行了严格驯化,它们通过监视教师进行严密的思想控制,对学生强制灌输亲日思想和被侵略的合理性认知。
说白了,就是“我侵略你们是合理的,是在拯救你们,是你们的皇帝请我们来管理这片土地,你们应该顺从并接受驯化。”
例如,在小鬼子审定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多次提到伪满洲国建立的合法性,以及伪满洲国与日本世代友好相处的关系,在历史课中还故意歪曲中国历史。
在小鬼子修订的历史教科书中,把日寇侵华战争称之为“日中战争”,把东北广袤的黑土地直接分割走,只承认关内以南的领土属于我们。
更可恨的是,小鬼子在满洲国强力推行人分三六九等的奴化政策,国人吃大米就是犯罪,任何人发表“反日言论”就要坐牢,大和民族要凌驾于任何民族之上。
这些反人类政策的推行,伪满洲国发挥的积极作用无可替代。
原因之二:关东军的战斗力太强大。
如果不是关东军强大,它们就无法完成伪满洲国的建立,也从根本上无法实现对东北广大地区的有效统治。
巅峰时期,在东北的鬼子关东军有76万人之多,而且战斗力十分强悍。
据统计,一共有320万小鬼子来到中国,其中最高峰时多达200万人。
按照最高峰时计算,在东北的关东军占全部日军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为啥强大的关东军要留在东北?因为小鬼子觊觎东北的国土已久,它们在秘密档案中有一份重点防守的作战计划:宁肯丢掉本国四岛,也不能丢掉东北。
还有,伪满洲国建立后,东北的伪军、伪警察数量极其庞大,估计最少超过30万人,而且它们的武器装备良好,战斗力十分惊人。
可以这样说,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总计超过200万的伪军之中,就数东北沦陷区的伪军和伪警察最铁杆卖命,战斗力也强悍。
这一点不是我猜的,你们可以查看东北抗联的战斗历史,其中就有记载表明,东北的伪警察和伪军十分卖力,可谓铁杆汉奸。
为啥它们如此铁杆的卖命?一方面是关东军过于强大,一方面又建立了伪满洲国,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抗联越打越少,从1940年之后的五年里几乎销声匿迹。
因此,这些伪军笃定小鬼子不可战胜,所以才会忠于它们的主子。
正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才让伪满洲国这个怪胎在咱们的国土上存在了近14年。
没错,伪满洲国存在的时间,几乎略等于小鬼子侵华的时间总和。
原因之三: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模范,也是陷敌人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样板。
最近,央视一套热播的抗日剧《我们的河山》就高度赞扬了山东革命老区军民鱼水情,携手共赴国难、誓死抗击日寇的大无畏牺牲精神。
抗战期间,我党在广大的敌后战场建立了十几个抗日根据地,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山东抗日根据地、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等。
你发现没有,在所有的根据地中,山东是唯一一个以单一省份命名的抗日根据地。
如果要回答本文的主题,其实用一句大白话就可以说明白———
尽管山东全省沦陷,但是山东军民的抗日热情极其高涨,我党领导下的数百支抗日武装分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开展了大规模的敌后作战,搅的小鬼子日夜不宁。
可以这样说,小鬼子明面上占领了山东的各个城市,但是在乡村、在山区、在城镇四周分布着我们的民兵、区小队、县大队、八路军主力等成建制的部队。
这种情况下,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给敌人张开了口袋,致使小鬼子只能把有限的兵力放在主要城市的防守,对于广袤的农村和乡镇只能无奈地让给八路军和游击队。
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山东抗战版本,毛主席用这个办法打败了老蒋,山东军民又用这个办法打败了小鬼子,最终把山东建成了一块打不垮的模范根据地。
由于没有实现长期、有效、稳固的统治,小鬼子就始终处在恐慌的自保之中,它们无暇他顾,根本没有办法开展奴化教育,只能在疲于应对的路上狂奔。
更重要的是,没有稳固的统治,小鬼子就无法在山东收税、征兵、征粮,对于一个蕞尔小国来说,最怕的就是打这种消耗战,而山东就能耗死小鬼子。
据统计,八年抗战期间,山东八路军和游击队与日寇作战5.16万次,一共歼灭日伪军近54万人,创建了12.5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根据地,根据地人口2400万。
在取得如此辉煌战绩的情况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正规军从开战时的不足2000人,已经发展到近30万人的正规军,占全国正规军的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山东抗日根据地还拥有30多万民兵,这些人具备很强的作战经验,可以随时武装成几十万人的作战部队。
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尽管山东全省成了沦陷区,但是整个山东敌后战场却拥有一支强大的、60多万人的作战部队,你说小鬼子还能睡得着吗?又焉能不败?
接下来,我们的山东一路开挂,先是抽调6万多人的精锐奔赴东北,不久之后再次从山东军区抽调3万干部紧急赶往东北,最终这些人也成了东北四野百万雄师的基本班底。
本文课后作业:有两位元帅先后来到过山东抗日根据地与日寇作战,请问他们是谁?
创作不容易,请您点个赞吧!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