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 C16 试驾手记:20 万内家用中大型 SUV 的真实体验与待解问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7 11:21 1

摘要:在 20 万内中大型 SUV 市场,零跑 C16 近几个月的市场声量不小 ——8 月交付 8000 余台,环比涨幅接近两倍,连续数周出现在销量榜单前列;零跑品牌今年整体交付量也稳定在月均 5 万以上,年度目标定在 65 万。

在 20 万内中大型 SUV 市场,零跑 C16 近几个月的市场声量不小 ——8 月交付 8000 余台,环比涨幅接近两倍,连续数周出现在销量榜单前列;零跑品牌今年整体交付量也稳定在月均 5 万以上,年度目标定在 65 万。

这样的市场表现,让我对这款车型产生了 “是否契合家用需求” 的疑问。上周,我以普通消费者的视角预约了试驾,从驾驶、乘坐到功能使用,逐一感受其实际表现,以下内容均基于亲身体验,不回避优势,也不遮掩问题。

驾驶感受:家用取向明确,但高速噪音需注意

作为家庭用车,动力的 “平顺性” 和 “可控性” 往往比参数更受关注,这一点零跑 C16 的表现符合家用场景的基本预期。此次试驾的是增程式 280 激光雷达版 6 座车型,电机驱动没有传统变速箱的顿挫感,起步时轻踩踏板就能平稳动起来,不会出现突然 “窜车” 的情况 —— 对于带孩子出行的家庭来说,这种平顺性较为关键,能避免孩子在安全座椅上被晃到。即便是需要加速超车,深踩踏板后动力也是逐步释放,不会有突兀的推背感,老人乘坐时接受度较高。

高速行驶时,车速提到 110km/h 后再加速,动力储备还算充足,不会有明显的 “乏力感”。后来了解到,高速工况下 1.5L 增程器会介入发电,电机负责驱动,这种配合模式确实能减少高速动力衰减的情况。底盘调校也偏向舒适,过高速入口的减速带时,车身只有轻微的上下晃动,没有多余的弹跳,坐在后排的人不会有明显颠簸 —— 这应该是 FSD 可变阻尼减振器的作用,能根据路面调整软硬,日常通勤或长途出行,这种调校对家人来说比较友好。

转向手感的设定也考虑了家用场景,低速时方向盘比较轻,小区掉头、商场停车入库时,女性驾驶者操作起来难度较低;高速时转向会变沉,方向盘不会因为侧风出现 “发飘” 的情况,开起来稳定性较好。不过在高速过弯时,虽然车身侧倾控制得不错,没有 “开大船” 的晃动感,但能明显感觉到车身尺寸带来的惯性,急打方向时需要多留些预判空间。

比较影响体验的是高速噪音问题。当车速达到 120km/h 时,胎噪和风噪会明显传到车内,虽然不至于盖过正常说话声,但长时间行驶会让人觉得有些嘈杂。仔细看了下试驾车的轮胎,用的是偏节能的型号,胎纹较深,这种轮胎在高速行驶时本身就容易产生胎噪。如果后续想改善,可能需要自己更换静音胎,但这会增加额外成本,对消费者来说不算友好。

空间与乘坐:细节有亮点,但主驾空调制冷偏慢

家用 SUV 的空间,不能只看 “轴距数据”,更要关注 “实际乘坐感受”,这方面零跑 C16 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优化的细节。

先看空间布局,4 米 9 多的车长搭配平直的车顶,后排头部空间确实充裕。我先生身高 1 米 8,坐在后排时头顶能留出两拳左右的距离,不会有压抑感 —— 要是换成现在流行的溜背造型,头部空间大概率会受影响。第二排座椅的设计是个亮点,用的是 Nappa 真皮,触感比较细腻,但不是那种 “一坐就陷进去” 的软,而是有足够的支撑性。靠背的弧度能贴合腰臀曲线,腰部还有两个小支撑块,我坐了大概 1 小时,腰背没有明显的酸痛感 —— 之前试过多款侧重柔软度的车型,大多只追求软,坐久了反而累,C16 这种 “支撑性优先” 的设计,对长途出行更有实际意义。

第二排的调节功能也比较实用,按一下按键就能向中间靠拢 7 厘米,靠背能放倒到 155 度。向中间靠拢后,前排给后排递水、递零食会比较方便,适合带老人出行;155 度的半躺角度,确实能让身体放松,我试了下,脊椎没有紧绷感,长途坐 3 小时应该没问题。另外,10 点位的按摩功能里,“腰部舒缓” 模式挺实用,气囊充放的节奏接近人手按腰的感觉,市区堵车时能缓解腰部疲劳,比单纯的 “软座椅” 更有价值。

不过主驾侧的空调制冷速度偏慢。试驾当天阳光比较强,上车后把空调开到至大风量,主驾位置要等大概 5 分钟才能明显感觉到凉意,而副驾和后排凉得更快。后来留意了一下风道,主驾侧的出风口位置似乎离风道末端更远,冷风传输过程中可能有损耗,夏天高温天气时,这种制冷速度会影响体验,尤其是着急出门的时候,得提前几分钟开空调预冷。

还有一些细节设计值得提,比如后排的 15.6 英寸吸顶屏,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实用性较高。1080P 的分辨率,孩子看动画片不会模糊,而且能通过手机 APP 控制播放时长 —— 避免孩子盯着屏幕看太久伤眼睛。屏幕角度还能微调,不管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还是后排中间位置,都能找到合适的观看角度,不用歪脖子。前排扶手箱的冷藏功能也挺实用,能降到 5-10℃,常温可乐放半小时就凉了,瓶身会结小水珠,日常通勤想喝凉饮比较方便,而且不怎么费电,对续航影响不大,比侧重容量的车载冰箱更贴合家用需求。

辅助驾驶与智能配置:实用功能为主,但场景适应性有局限

现在较为多车型的智能配置喜欢侧重参数呈现,但实际用起来却容易闲置,零跑 C16 在这方面做得相对务实,大部分功能都能落地到日常使用中,但也存在场景局限性。

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值得肯定,用的是高通骁龙 SA8295P 芯片,整个试驾过程中,不管是滑动屏幕切换界面、打开导航和音乐 APP,还是同时运行多个程序,都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对家用车来说,车机流畅比较重要 —— 要是开车时想调个导航,屏幕半天没反应,不仅耽误事,还可能分散注意力,C16 这一点不用让人操心。

四音区语音识别的实用性较高。车内有 4 个麦克风,能分辨声音来自哪个座位,后排的人说 “打开空调 24 度”,系统会直接响应,不会像有些车型那样,后排说话没反应,或者把指令错判给主驾。有次孩子坐在后排说 “我要听儿歌”,车机就只播放儿歌,不会打断主驾的导航语音,不用一家人围着车机反复操作,这点对有孩子的家庭较为友好。

“可见即可说” 和微信位置导航也挺方便。中控屏上看到 “导航到郊野公园”,直接念出来就能启动导航,不用手动点屏幕;手机上收到微信位置,转发到车机后,大概 8 秒就能启动导航,不用自己手动输地址 —— 我妈平时不怎么会用大屏,有了这个功能,她也能顺利让车机导航到目的地。不过在郊外信号弱的地方,语音响应会慢 1-2 秒,销售表示后续能通过 OTA 升级优化,但目前这个问题确实存在,需要客观看待。

跨楼层记忆泊车功能的表现就有点 “看场景” 了。在小区里,车位线清晰的情况下,基本能一次停进去,不用自己来回调整方向,日常停车比较省心;但到了郊外的露营地,车位线模糊或者没有车位线时,这个功能就较为难用了,试了两次都没成功 —— 毕竟它主要靠识别车位线来定位,没有清晰的线,就容易出错。对大部分家庭来说,日常停车场景以小区、商场等规范车位为主,这个功能还是能用的,但要是想在非标准车位用,就需要降低期待。

续航与补能:满足家用需求,无明显短板

续航和补能是新能源车绕不开的话题,对家庭用户来说,“减少焦虑” 是核心需求,零跑 C16 在这方面表现比较均衡。

当天试驾总共跑了 180 公里,其中 60% 是高速路,表显掉电不到 200 公里,这个续航折扣率还算合理。要是日常通勤每天 50 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行,不用天天找充电桩,节省时间。快充速度也不错,从 30% 充到 80% 只用了 18 分钟,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大半续航 —— 这是因为用了 800V 高压平台,比普通 400V 平台快不少,长途出行时,中途补能不用等太久。

要是跑长途,增程模式的综合续航能到 1200 公里,加一箱油就能正常行驶,不用频繁找充电桩。不过没试纯电版,据销售介绍,纯电版有 580km 和 630km 两个版本,电池装在底盘下,不占车内空间,这点设计比较合理,不会因为装电池影响家人乘坐。

总结:适合务实家庭,但需接受可优化的地方

综合来看,零跑 C16 是一款定位明确的家用中大型 SUV,它没有追求复杂的设计,也没有堆砌用不上的参数,大部分功能都围绕 “家人舒适出行” 展开 —— 平顺的驾驶感受、充裕的空间、实用的智能配置,这些都是家庭用户关注的点。

14 万多起的售价,顶配不到 18 万,能买到 6 座、Nappa 真皮、8295 芯片、激光雷达,还有增程和纯电两种选择,从性价比来看,在 20 万内这个价位段有一定竞争力。但它也存在不足,高速噪音、主驾空调制冷慢、部分智能功能场景受限,这些问题虽然不是 “硬伤”,但确实会影响使用体验。

如果你预算在 20 万以内,需要一款能满足全家出行的中大型 SUV,更看重 “实用” 而非 “噱头”,零跑 C16 可以去试驾看看。不过建议带上家人一起试,毕竟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 —— 比如老人可能更在意座椅舒适度,孩子可能喜欢后排的吸顶屏,你自己则需要关注驾驶感受和噪音控制,亲身体验后,才能判断它是否适合你的家庭。

来源:星夜几许寄余生

相关推荐